返回栏目
首页科学 • 正文

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admin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胡喆)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5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发布嫦娥四号着陆区域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环形坑,分别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着陆点所在冯·卡门坑内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

  据悉,2019年2月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了利用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和嫦娥四号高分辨月面影像数据申报的嫦娥四号着陆点及其附近5个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这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数据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的又一次重要应用。

  天河在中国古代是对银河的一种别称,在中文中又有“开创天之先河”之意,这与嫦娥四号实现世界首次月背软着陆及巡视勘察开创人类月球探测史先河的历史地位相符。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李春来介绍,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命名惯例,着陆点名称之前需加一个拉丁词语Statio,因此命名嫦娥四号着陆点的名称为天河基地(Statio Tianhe)。目前只有美国阿波罗11号着陆点名称静海基地(Statio Tranquillitatis)和嫦娥四号着陆点的名称天河基地(Statio Tianhe)享有基地(Statio)这一称号。

  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在月球探测及其科学研究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14.820, -0.05, -0.34%)中心主任刘继忠表示,我国利用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和嫦娥四号高分辨月面影像数据申报嫦娥四号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获得批准,是对嫦娥四号任务开创人类先河伟大壮举的纪念,是开展嫦娥四号科学研究与应用所取得的又一项重要原创性成果,也是我国对世界月球探测的又一贡献,为国内外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位置标准及基础数据。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都市网络电脑版 | 移动版

    元方科技 版权所有 浙ICP备13011823号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