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滕飞飞
今(29)日上午10时,按照重庆市主城建成区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计划,首批10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示范项目动工建设。记者了解到,这10个示范项目覆盖周边居民约30万人。后续20个项目将抓紧推进,按计划于10月下旬前动工建设,年底建成投用。
年底共实施30个 惠及居民60万人
据悉,利用主城建成区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举措是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的安排部署和“用心办好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小事、好事、身边事”的要求,建成后将提升城市品质,增加城市开敞空间,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表现。
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2018-2020年,我市将利用主城建成区边角地建设92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具体分布为:渝中区5个、两江新区10个、渝北区11个、江北区4个、北碚区10个、沙坪坝区8个、九龙坡区3个、南岸区10个、巴南区25个、大渡口区6个。
其中,2018年实施30个,服务周边居民约60万人,先期10个示范项目分别在渝中区、两江新区、渝北区、江北区、北碚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巴南区、大渡口区。
根据特色因地制宜 服务社区吸纳意见
此前,记者从市国土房管局了解到,为了让公园建设切实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市国土房管局、市城乡建委、市规划局、市文化委、市体育局联合对30个地块进行了概念方案和建设意见征集。截至目前,活动相关报道点击超过150万人次,共收到有效意见2000余份。市民对公园建设充满期待,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如希望多配备一些运动设施、修建书吧、做好绿化、后期管理要跟上等。
对于这些期待,市国土房管局表示,在运动设施方面,会根据地块特色因地制宜地进行配备;在绿化方面,将致力于增加绿色,采用环保的材料,使人与自然更加亲近;在后期管理方面,将充分吸纳市民提出的意见建议,体现服务于社区的宗旨,采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让周边居民来参与其中。
设计思路以人为本 融合多项智能设施
据公园建设及运营方龙湖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总的设计方案是从市民的需求出发,因地制宜,除了满足功能性的需求之外,还计划植入更多艺术、文化方面的内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中,“智慧生活”也将无处不在。除了24小时图书馆、24小时无人贩售机、智能广播,还有智慧之眼视频监控、感测设施(如环境因子检测)、智能求助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