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政 社会

中国经济围着8个字转 字都认识 可意思不是人人都懂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2-02
摘要:自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八字方针以来,已过去有40多天了。 这40多天里,中国经济按照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稳打稳扎,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专家认为,这八字方针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厘清了当前经济运行的重点与难点,抓住了

自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八字方针”以来,已过去有40多天了。

这40多天里,中国经济按照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稳打稳扎,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专家认为,这“八字方针”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厘清了当前经济运行的重点与难点,抓住了当前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必须弄通弄懂,切实落地。

其实啊,这八个字,是由四个词组成的。那么,是哪四个词呢?

第一个词:巩固

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

3年前,我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成绩不俗。

很多人以为,“三去一降一补”是剜肉补疮的权宜之计。其实,这真不是!

它是为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健康成长作清障的先行动力、作铺垫的政策基石,必须牢牢巩固好一系列成果。

那么,要巩固“去降补”成果,当务之急是什么呢?

“破”,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削减过剩产能。

“立”,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

“降”,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清理涉企收费,降低用能、物流成本,有效降低企业负担。

第二个词:增强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微观主体的主要力量是企业。企业有活力,经济发展才会有动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也势必要求继续深化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

怎么增强?

在建立公平开放公正透明的市场规则上破题。

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资的国有企业,以及主业处于竞争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积极作为。

打破横在民营企业面前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化解挡在中小微企业面前的“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提升发展决心、转型信心、克难耐心。

在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上着力。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

第三个词:提升

提升产业链水平

以提升产业链水平为突破口拉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已经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是我国发展路上必须攻克的一道难关。

如何提升?

提升产业链水平,不断加强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是解决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推动全球创新成果在我国孵化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水平。

第四个词:畅通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循环畅通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保证。围绕“畅通”推进改革,要打通梗阻,突出实现“三个良性循环”。

一是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则和做法,加快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实现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良性循环。

二是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良性循环。

三是治理“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乱象,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全面贯彻落实这“八字方针”,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放在首位。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是搞行政命令“一刀切”,而是要防止各行其是、政出多门,避免打乱仗,干扰来之不易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得不迈过的坎、不得不闯过的关。大踏步闯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就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在这个过程中,“八字方针”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和指南针。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