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政 社会

职住平衡指标透出民生关怀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5-17
摘要:日前,广州发布了新一轮城市更新中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情况。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广州首次从轨道交通覆盖、用地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成本住房保障多维度出发,构建了一套系统的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指标体系,受到社会关注。 职住平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域范

  日前,广州发布了新一轮城市更新中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情况。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广州首次从轨道交通覆盖、用地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成本住房保障多维度出发,构建了一套系统的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指标体系,受到社会关注。

  职住平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域范围内,居民中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种价值理念,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均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促进职住平衡的相关政策,但目前尚无统一评价标准。

  广州此次提出量化的职住平衡指标体系,为优化完善城市更新政策和行政管理方式、科学编制各层级规划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有利于明确开发企业责任和目标,为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和成效评判提供标准,这样的创新探索值得点赞。

  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是城市“成长中的烦恼”,反映的是人口增长与城市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在30%至50%时,“城市病”进入显性阶段;城镇化率为50%至70%时,“城市病”可能集中凸显。数据显示,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近年来,在一些地区,人口和产业的过度聚集,带来宜居度和各种边际效用的下降,让一些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倍感纠结。

  为治理“城市病”,有的城市热衷于建设新城,通过城市规模的扩张,来疏解过密的人口和产业。然而,由于未能足够重视产业功能、居住功能等在区域分布的平衡性,出现了一些没有产业的“睡城”、没有人气的“空城”,不仅没有缓解“城市病”,反而降低了市民的幸福感。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职住平衡的目标,代表着城市治理模式正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转型,也体现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将职住平衡的理念落到实处,一方面,应尊重市场规律,善于运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结合产城融合的要求,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引导产业发展与合理布局;另一方面,则应更好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升科学规划水平,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从而让市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