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互联网 军事

中考取消是谣传!12年义务教育,倒逼中考大改革,该如何应对?

来源:互联网 作者:ra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7-12-05
摘要:漫漫升学路,相伴而行。 这两天,取消中考的文章铺天盖地,家长与学生都又陷入慌乱一片。 2017与2018年中考的学生气得嗷嗷叫: 当然更有这样挑起家长脆弱神经的文章: 中考取消,寒门从此不再出贵子。 那么我们目前最要搞清楚的是: 是否真要取消中考? 2020

漫漫升学路,相伴而行。

这两天,取消中考的文章铺天盖地,家长与学生都又陷入慌乱一片。

2017与2018年中考的学生气得嗷嗷叫:

当然更有这样挑起家长脆弱神经的文章:中考取消,寒门从此不再出贵子。

那么我们目前最要搞清楚的是:

  1. 是否真要取消中考?

  2. 2020年的中考大改革具体是怎样的?

  3. 这即将到来的中考改革会对每个人产生什么样的深刻影响?

我们先分析全国总的情况,再具体到上海的情况。

2020年中考改革

在2016年9月,教育部文件就确定了2020年中考必须进行改革。

在2017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攻坚计划中,再次强调:到2020年,全国高中的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

在所有文件中,自始至终,没有提到:取消中考的字眼。那么取消中考的言论从何而来呢?

其实这个言论是基于这样的推论:

中考就是对初中毕业生进行考核, 决定谁能不能上高中,以及上哪一个档次的高中。既然高中普及,那么中考就意味着没有了意义,因此取消就顺理成章了。

然而,这个言论混淆了:高中阶段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下面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答记者问。↓↓↓

从上面的一问一答,我们获得两个信息:

1.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只意味着让每个初中毕业生基本上都能有书读。其中一部份是上普高,争取考大学,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部份就是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包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

有些人以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味着天上下起了幸福的毛毛雨,考不上普高的人,也可以哼着歌儿把普高上。实际上,学习能力弱,上不了普高的学生,在普及后,依然上不了普高。而且那些刚刚站在及格线上的,本可以踩着线上普高的,也变得汲汲可危,比现在更难。点解?请看下面一条。

2. 文中特别强调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使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那么目前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如何呢?

那么在普及教育后,全国中职占比会从41%提高到50%上下,让中职与普高比例大体相当。而那些叫嚷:普及高中太好了,以后不用辛苦,不用好好学,照 样上高中的,可以休矣。

大实话是:上个普高更难,上中职更容易, 这就是2020年中考改革后的情况。

不过,在202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后,家长们最关心: 教育费用是不是会减少?校内费用的减少是肯定的。12月1日新疆作为试点,实行15年免费教育。

从幼儿园起到高中,全部免费。这听起来实在诱惑。但是对中产阶级来说,毫不相干。因为全世界的普及教育,相当于扫盲教育,主要围绕着如何提高人口素质,如何才能在社会中有个一技之长,自食其力为主旨。

刚过去的虐童案给大家上了一课,幼师行业严重缺人。3000元的幼儿园不保险,5500的幼儿园也不保险,免费的能满足中产家庭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吗?有几个中产家庭会选择免费幼儿园读?

中产追求的精英教育,在今后,教育成本会节节提高。对教育的投入金额,将是各阶层的主要区分指标。中产们在未来的教育中,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哈佛校长的这句话: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总结:

1. 2020年,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非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中考取消毫无根据。

2. 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后, 中职教育会进一步得到重视与加强。要想读普通高中更加需要努力,毫无放松的可能。不然滑到中职很容易。

3. 不管是12年免费教育,还是15年免费教育,都与普及教育相关,与精英教育无关。 相反精英教育,将越来越贵。

后面我们来看看上海中考的这盘棋。

上海的中考改革

首先,我们来看上海高中阶段的录取率。

2016年上海中招的录取率为98.72%,已经提前完成全国2020年要达到的目标。普高与中职的比例是多少呢?以前用语是大体相当。这两年就讳莫如深。

豌豆妈特别对2016年的招生数据进行整理,对那些完整公布中考数据的区进行核算过。这5个区的普高率如下:

这是以前的情况。那么2020年的中考,也就是今年的初一学生的中考会是什么情况呢?

在教育部的文件里,作了两项指导意见:

1. 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2.改变考试科目构成基于语数外和体育是必考科目外,其它学科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选择,文理科发展需要平衡。

高考是最牛逼的指挥棒,这两年新高考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1. 不以高考定终身。越是优秀的大学,自招比例越大,并且大比例地看学生综合素质。

北大清华的招生

2. 不分文理, 3+3方式。

这些都在越来越接轨国际教育方式: 英语两考;非主要科目提前考完;大学有更多的招生自主性,能招符合本大学气质及特点的学生。

那么中考改革也是同理,趋势是:

  1. 中考作为挑选学生的主要方式将减弱。高中有更大的权利进行自主招生。优秀高中自招的比例会向北清复交看齐。目前高中自招是50%左右的比例,估计以后可能会扩展到90%。

  2. 自招的主要方式,将与复交的综招方式看齐。每个学生初中阶段的所有学习,活动都将建立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3. 让大家在9门学科中,自主完成3+3这种中考组合。也就是中考的科目除了语数英和体育外, 学生自主选择其它小三门

总体上来说这样的改革方式,是基于AI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定位与过去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目前的中考主要考核大家:

基础知识技能

记忆力

注意力

理解力

逻辑思维力

而AI时代,需要的人才在拥有上面几项外,还倚重下面这几项指标:

强壮的体魄

艺术修养

活动能力

整合能力

组织能力

各学科交叉融合能力

抗压力

因此考核人才的办法相应发生改变。

那么对此,大家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这样改革后, 穷人获得基础教育的机会增多,但触碰优质教育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因为一考定终身的时代,用努力与汗水就能靠中高考改变命运。而中高考都看综合素质时代, 只有拥有充足教育资金的家庭,才能全方位培养精英,才能在综合素质考量中胜出。 也就是能读顶级大学的学生,大部份都来自超级中学。而超级中学的同学,全部清一色来自精英初中与小学。

中考,高考,不再只是考做题能力,而要考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就是扎扎实实用人民币垒起来的: 高端艺术学习,外教英语,外教篮球,户外骑马,室内花样滑冰,编程学习,野外生存训练,暑期国外游学, 寒假名校冬令营, 创新课题研究,STEM教育。中外文可以随意切换, 现代文与文言文自由驾驭,深厚的人文素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古晓今,对未来有前瞻性....

考的是娃的综合素质,考验的是父母的赚钱能力。 阶层的高下,在教育的炙烤下,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总结:

  1. 上海作为教育先行区, 综合素质的考核,会逐渐从高考,落实到中考。家庭对孩子的培养必须进行多方位,多维度,多素质培养。

  2. 不管同意与否,教育潮水的方向已经很明了。目前初一与预初的同学早做准备,应对2020年新中考。

责任编辑:ra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