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互联网 军事

人民日报:西湖大学获批成立 “剑”指世界一流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4-02
摘要:西子湖畔,科研飘香。 2016年,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浙江杭州成立,致力于开展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和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近日,以西湖高等研究院为前身的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这标志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西湖大学

  西子湖畔,科研飘香。

  2016年,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浙江杭州成立,致力于开展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和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近日,以西湖高等研究院为前身的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这标志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西湖大学进入全面建设发展的阶段。

  作为非营利性的高等学校,西湖大学由浙江省统筹管理和指导,将聚焦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坚持发展有限特色学科,注重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着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

  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哪儿,是社会普遍关心的。记者了解到,“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是新型的重要体现。

  高起点,是指西湖大学将努力集聚国际一流师资,以博士研究生培养起步,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未来学校总规模不超过5000人。

  小而精,是指西湖大学的学科设置。学校以西湖高研院的理学、前沿技术、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四个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含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优先形成理学、工学、医学三个门学科类。

  小而精,同样体现在师资选聘上。记者了解到,西湖大学面向全球选聘具有优秀学术造诣或学术潜力的教师,目前已完成六次全球招聘,拟聘任学术人才58人,其中前期入职的教师已有7人入选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研究型,是指西湖大学研究型的高校定位。作为西湖大学的前身,西湖高等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聚焦基础学术研究和科技转化应用,致力于创造影响世界、造福人类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同样,西湖大学也将坚持致力于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贡献。

  “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世界舞台上开始亮剑。但是,中国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每一个挑战都将会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制约。”一年多前,西湖高等教育研究院成立时,院长施一公的思考也正是今天西湖大学所有创办者的思考和坚持。

  探索董事会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教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大学治理体系

  西湖大学将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努力构建完善的治理体系。学校设立董事会,校董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董会由致力于国际化的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的国内外知名人士,以及政府部门代表等组成,对学校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策。校长执行董事会决定,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同时设立监事会、顾问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等,按照章程和相关规定开展活动,形成董事会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教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大学治理体系。同时,学校将依法设立中共西湖大学委员会,党委书记通过参加董事会、校务委员会,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

  “目前,校董会成员已经进入实质性提名和遴选阶段,西湖大学校长的岗位已有多位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及影响力的候选人,遴选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在校长到任前,由西湖大学筹委会主任、筹办工作组组长、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统筹负责大学日常管理事务。”学校筹办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

  学校经费的来源也备受关注,据该负责人介绍,西湖大学的经费来源于社会捐赠、办学收入、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及人才政策支持经费和政府扶持资金等,特别是创办初期,政府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学校正常运行后,经费将主要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承担。

  据介绍,西湖教育基金会为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理事会由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甘中学、赵伟、陈越光以及其他社会贤达构成。迄今,已有多位对教育充满情怀的企业家慷慨解囊,助力西湖大学的创建。

  “毫无疑问,创办西湖高等研究院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有阻力,有风险。”一年多前,在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上,施一公就坦言,这样一次大胆的尝试,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需要一大批企业家的慷慨资助,也需要一大批志同道合者的群策群力。

  “探索董事会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教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大学治理体系,表明了西湖大学结合中国国情及优势,以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有专家评价。

  致力于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一味照搬西方经验,是无法办好中国的大学的,必须遵循中国的实际国情。”在施一公看来,西湖大学将矢志不渝地追求两个目标,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

  西湖大学将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与国际化接轨的长聘准聘教研人员聘任体系,设置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含讲席教授)三个职级,分准聘与长聘两类岗位。西湖大学将成为一所高度国际化的大学,广聚天下英才。她遵循全球化的教育规律,在学生培养、师资聘任、学术研究、技术转化与企业合作等多方面对标国际规范,行政服务于学术,追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和科研卓越,绝不以量代质。

  同时,学校还将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作为学校的政治核心,党委将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建设一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对于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这样一批有情怀的“千人计划”专家来说,是梦想,更是坚持。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和力量,他们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并获得国家支持。此后,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西湖大学获批成立。

  为一件大事而来,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而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来。西湖大学,在西湖高等研究院的基础上,又向前稳健迈进了一步。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