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国产老战争片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观感,那就是解放军(八路军)的火力的实在是寒碜,不,应该是非常寒碜。面对日本侵略军的优势火力,我军的对策是挖坑,面对美帝的地空优势火力,我军的对策是挖深坑。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中华家的工业实力太差了,科技水平太低,实在是没有本事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对轰,并不是每一个团长都叫李云龙,没有那么多意大利炮。正如国歌里唱的那样:“把我们的血肉组成新的长城”,只用劣势装备的我军只能用死中求活的办法和敌人拼命。
其实,解放军一直在寻找能够吊打敌人的办法,缴获固然是一条多快好省的路,但是,从运输大队长手里抢东西只能算救急,不是长远之计。所以,自力更生才是根本之道,一开始兔子苦于缺乏现代技术的支持,只能土法上马,于是,就有了没良心炮,让敌人一死一大片的那种。
真正让解放军领略火力全开的威力,还要算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大显神威的喀秋莎BM-13,这是解放军首次尝到爆兵的滋味。于是,火箭炮就成了解放军最为推崇的神器,很快就发展出来国产107毫米和130毫米火箭炮。尤其是107毫米更是成为和AK-47、RPG齐名的三大游击神器,有架子能射,没架子放在土堆上也能射,真乃是居家旅行,杀人越货必备的不二之选。
可是,解放军早期的火箭炮存在很大问题,那就是射程短,精度差,也就是散布太大,还不能作为火力支援的主力。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随时可能出现在北中国土地上的红色铁流的威胁,竟然没有一种可以有效克制的常规武器,坦克对战不太行,空中打击更不靠谱,只能继续用RPG打游击。这一点深深刺激着每个中国人,没有足以压制敌人的火力一直困扰着解放军,这就是兔子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病根。
不是咱们不知道自己落伍,实在是木有那个条件,在美苏联合封锁之下,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途径基本没有,还好,兔子们从来都不会绝望,靠人不如靠自己。解放军很早就知道直升机打坦克有优势,早期也发展过类似小羚羊级别的轻型直升机,后来由于技术不达标最终不了了之。至于空军嘛,虽然有了小强(强五),但是受限于落后的航电设备和机载武器,对地面目标攻击基本上都是用无制导火箭和炸弹,更何况当年解放军地空协同还很不在行,所以,想要有效的空中支援基本上抓瞎。
所以,解放军陆军一直在试图用自己的力量解决战场火力支援的问题,对,一开始当然只能靠火炮。59式130毫米加农炮就曾是陆军远程火力的王牌,甚至发展出来了自行型号,最远38公里的射程对于当时的解放军来说已经是空前的优势了。炮兵更是中国陆军发展的重点,1.7万门的保有量不说,更是世界上少数还保留有炮兵师的国家之一。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后来的中越边界作战中,猴子们就是被解放军炮兵教训得没有一点脾气。
但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空前迅速,武装直升机和战斗轰炸机的战场遮断能力加上“战斧”巡航导弹完全打破了前线概念。兔子们当然也认识到未来战争已经没有什么前方和后方了,不仅拳头要硬,臂膀还得够长,于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解放军也拼命追赶起了世界军事潮流。
不过,这个潮流不是你想追就能追的,人家就是不想和你玩,一个巴统组织就把兔子踢出了世界军事技术朋友圈。想要引进武装直升机嘛,根本就是抓瞎,连南非的“茶隼”武装直升机都没办法忽悠到手,兔子想要引进关键军事技术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高,而是非常的高。 残酷的现实告诉兔子,武装直升机和先进战斗机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发展到位的。这些高科技战争机器对工业体系水平的要求太高,对于材料和工艺的要求更不是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华家可以玩得了的。所以,摆在兔子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基于自己有限的工业基础发展一款可为地面部队提供可靠火力支援的武器。
这时候,军工兔们就想起了钱(学森)老的教导,导弹(火箭)是一次性使用,即使我们工业落后,不能确保每个部件都是最好的,但是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把一般的部件组合起来,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经过翻箱倒柜之后,军工兔不自觉的把目光又落到了一度被打入冷宫的火箭炮,于是,中华家的火箭炮就这么王者归来了。83式273毫米火箭炮就是兔子对远程火箭炮的第一次尝试,但是,这款实验品并不成功,无制导的火箭射程越远,散布就越广,靠增加发射数量弥补实在是得不偿失,靠无头苍蝇瞎撞实在是不靠谱。
而此时,世界上也出现了一批先进的火箭炮,俄罗斯的暴风雪和美国的M270火箭炮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于是,军工兔们得到了不小的启发,本着要么不做,做就做绝的作风,研发一款超越级别的远程制导火箭炮便提上议事日程。然而,九十年代严峻的台海局势加速了这款神器的研制,没办法,那时候,兔子空军的火力输出不给力是公开的秘密,这也是陆军从没有指望过呼叫空中支援的原因。
当然,大伙都知道地对地导弹是二炮的家伙,陆军的炮兵当然要避嫌,尽管是制导火箭弹,兔子就是管它叫火箭弹,你能拿我怎么样?所以,军工兔给解放军应付台海危机而定制的火力支援神器当然只能叫火箭炮,对,就是叫火箭炮,学名叫卫士。 卫士-2(WS-2)火箭炮的首次亮相是在2004年第5届珠海航展上,是卫士系列多管火箭武器系统之一。卫士-2最大射程可达480公里,而台湾海峡平均宽230公里,而台湾岛本身最宽处约160千米。若将这种超远程的火箭炮部署在福建沿海,台湾全岛由南至北均在解放军火箭炮的覆盖之下,那些台独分子想想都会犯怵吧。
卫士-2到底有多牛逼呢?曾经流传出中华家要向伊朗出售WS-2远程火箭炮,老美闻听此言,极为惊恐,立即派防长盖茨造访中国。不管最后是不是能向伊朗出售WS-2系统,但是,这种向伊朗出售WS-2火箭炮的言论必将深刻影响老美的对台武器销售计划。有没有发现,一款应急的武器不经意间就成为了中华家的一张外交王牌。
本来,WS-2注定会成为兔子的地面部队随叫随到的王牌火力支援武器,吃瓜群众也是这么想的,一个电话就能招来“天鹰大炮”的流星雨,想想都令人兴奋。可是,这个时代变化快,我刚刚适应了4G的爽,又来了更爽的5G,实在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短短十年间,WZ-10/19已经漫天飞了,歼轰-7A早已经开始了大象漫步,歼-16、歼-10B/C这类的炸弹卡车都已经成了军。
加上射程达到2500公里的东风-10巡航导弹,不管是对于敌后进行空中遮断,消灭高价值地面目标,还是点名各种移动的敌方目标,都可以做到一个眼神就可以消灭。(有所夸张,怎么也得瞄个准、定个位吧)相比之下,WS-2就有一点越俎代庖了,480公里的射程不管怎么样有点远了,毕竟,现在的解放军已经不缺乏远程火力输出了。 随着解放军综合作战体系的日益健全,各军种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陆军不需要打击纵深目标,这些都是空军和火箭军的事情。如果,装备WS-2的话反而会造成作战功能上重叠,从而造成浪费,不仅是钱上的浪费,挤占编制也是一种浪费。
所以,最终装备解放军的“天鹰大炮”叫PHL-03式300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射程控制在150公里之内,虽然,不如WS-2的480公里,但是,对于陆军的作战使命已经足矣。不要小看150公里的射程哦,这已经覆盖了陆军的作战纵深哦,放在全世界都算独一份,这些长了眼的火箭弹就是那种打个电话就能招之即来的流星雨。一定程度上,这比什么空中支援都管用,每个军级建制都能搞1-2个PHL-03远程火箭炮营,每个营12门,真的是好用量又足。 回过头来,再看看WS-2远程火箭炮,虽然,现在的解放军可能因为太牛逼而不需要这款“鸡肋”武器。可是,不能否认WS-2在关键的时刻给了解放军足够的威慑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兔子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不过,不用担心WS-2没有用武之地,对于那些还不具备完整作战体系的富国,不失为一款利器,沙特、伊朗,伊拉克都是潜在客户。
当下,世界并不太平,不稳定因素处处可见,有点钱的主都需要一点可以压得住场子的家伙。中东各国、巴铁、泰国和尼日利亚都面临着挑战,导弹用起来太复杂、太昂贵,WS-2正合适,新款神鹰-400更好用。于是,保不齐又应了那句话,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是挖潜的玩命之作,没想到开创了堪比导弹的另类火箭炮,火力输出可以说是最为变态,注意没有之一。 不要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变态的火箭炮,看到它,就可以回想到那个解放军在美军压力下殚精竭虑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时代。时过境迁,解放军虽然已经可以做到国境线以外1000公里内天下无敌了,但是,兔子不畏强敌,自力更生,困境中负重前进的传家宝不能忘记。如今,那些杀手锏虽然褪去了曾经的神秘,但是,放到国际军火市场不失为香饽饽,说他们是提款机并不为过。 好吧,各位,远程火箭炮要不要? 什么?有制导的应该叫导弹? 哼,小日本都能把航母叫护卫舰,我就不能叫火箭炮吗? 作者:高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