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时政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政 社会

治理污染大户,须破除地方“保护伞”

来源:互联网 作者:ra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4-19
摘要:新闻背景: 近日,据央视报道,在山西省洪洞县,一家名为三维集团的化工企业常年违规倾倒工业废渣、排放生产污水,对周边村庄造成严重污染,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山西省环保厅回应将第一时间开展实地调查,一查到底,绝不手软。当地也成立联合调查组,表示将

   新闻背景:

近日,据央视报道,在山西省洪洞县,一家名为三维集团的化工企业常年违规倾倒工业废渣、排放生产污水,对周边村庄造成严重污染,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山西省环保厅回应将第一时间开展实地调查,“一查到底,绝不手软”。当地也成立联合调查组,表示将坚决打击污染企业背后的保护伞。相关调查处理正在开展,相信可以很快给公众一个交代。

三维集团的底气从何而来?

污染企业在沟里村违法违规倾倒工业废渣,是因为跟村里签了协议,县环保局对此一清二楚。而面对记者的询问,环保局一位副局长竟表示他们只管企业,管不了村里跟企业签协议倾倒污染废料问题,并声称:《环保法》又咋的?村里受污染“活该”!

身为环保局的领导,都是这么一个“认识”,可想而知,该县的污染企业管理与环保监管工作,还停留在什么水平上。难怪一个村主任加一个副主任兼治保主任就可以胆大包天,连“北京环保部的人”和央视记者都敢扣作人质,还匪气十足地质问记者“在哪儿闻见河里有味?在北京闻见这山西赵城镇河里有味?”幸得接到报案赶来的当地警察解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详细】

治污须破除地方“保护伞”

不彻底打掉保护伞,不严格按照《环保法》相关规定管理污染企业,不处理掉不合格甚至违法乱纪的干部,不在利益机制上理顺各方关系,当下全国范围内所存在的污染严重问题,就不会有真正奏效的解决办法,而阻扰、干预相关部门执法和记者监督采访的事件,就可能层出不穷。【详细】

环境保护的落实需环环相扣。以这次事件为例,企业、环保部门、基层干部等各个环节几乎都出了问题。担负起政府部门的主体责任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政府与社会的横向互动、中央与地方的上下联动,才能编织出一张严密的环境监管之网,让污染行为无处藏身,护佑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详细】

唯有用政治生态的天朗气清,才能换来生态环境的天蓝水绿

应该说,发展是一项权利,每个地方都有发展的意愿,但为眼前利益而罔顾长远、为金山银山而牺牲绿水青山的做法,显然与发展的初衷相违背。在这次事件中,当地基层干部给污染企业通风报信,对村民威胁恫吓,则更有包庇污染企业之嫌。环境治理同样是一个治理现代化的课题,唯有用政治生态的天朗气清,才能换来生态环境的天蓝水绿。【详细】

打造绿色GDP,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对污染企业加大惩处力度,让污染企业真正感到“肉疼”。地方政府则要转变思路,从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手,遏制“GDP冲动”,切实把造福一方服务群众当作最高的执政目标。【详细】

微言大义:

@公务在身心系百姓:在GDP面前任何东西都是浮云。

@木辶灬:说到底就是一个字 “钱”。

@木鱼大大:同样的事一直都在发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三维集团违规排污肯定要查,更让人揪心的是其背后的“地方保护”,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如果地方政府还是只重经济效益,唯GDP至上,怎么留住山青水绿?

责任编辑:ra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