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环保局公布一季度32个镇街空气质量状况,因空气质量欠佳,里水、陈村、乐从、龙江、乐平、白坭6个镇街,被市环委办约谈。 6个镇街主要负责人分析了空气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承诺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推进扬尘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等治理,改善辖区空气质量。市环委办要求,相关镇街必须紧盯目标,拿出壮士断腕决心,打好空气质量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同比有所改善,不拖全市后腿。 据悉,在去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佛山排名靠后,今年治“气”压力不小。 承诺 里水 气象条件不利时,错峰停工 在气象不利条件下,对重点区域周边工地实施错峰停工;做好重点区域道路的喷洒、保洁、防尘工作。 对里水重点主干道实施货车限行,增派30名路面交通疏导员,对主干道交通拥堵上路疏导;对一环盐南线双向出口实行封堵,减少车辆进入盐南线;在保利紫山进入一环的路口增加一条车道,加大车辆进入一环的通行能力,有效减少大量车辆拥堵问题。 对注塑、喷涂等VOCs污染物排放的重点企业,实施限产计划方案和重点巡查;关闭一批无牌无照企业,停产一批环保手续不齐全或污染治理设施落实不到位企业;增设30名环保巡查员。 乐从 今年完成连片300亩以上工业区改造 结合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攻坚战,力争3年推进超5000亩的村级工业园区改造,今年完成连片300亩以上的一个工业区改造。围绕环保重点区域,推动连片整合、快速改造,系统解决环保、安全生产等问题,淘汰存在安全隐患、污染的企业,引入优质高端资源,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对镇内主要道路实施洒水保洁控制扬尘污染,洒水预算费用增加到700万至800万,加密提升降尘、道路保洁洒水频次至目前的3至4倍。 一环周边经常塞车的黑点,将设法逐步外移,对物流行业高度集聚地,进行限行,逐步疏导。 陈村 13个村级工业园改造为镇“头号工程” 在主干路网沿途增设30多处标识,提前疏导交通,并加派25名交通协管员在6个关键路口加强交通指挥,减少城区交通拥堵,遏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同时,加强道路洒水降尘,特别是增大重点区域与主干道路洒水频次,今年洒水预算提高到500万元。 今年起持续三年,拆除1500亩村级工业园区,改造发展4000亩,新建新型园区900亩。三年内对“散乱污”企业淘汰清理,实现环保、安全生产双达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开展镇内13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将其作为镇“头号工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工业污染深化治理。 龙江 对农村污染陋习加强监管 采用错峰执法等灵活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挥发性有机物(V O Cs)废气排放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和查处力度。严格落实工地防治“六个100%”,实行常态化管控;强化渣土车运输管理,推进新型环保智能渣土运输车的使用;加强道路扬尘控制,将道路不起扬尘作为洒水是否足够的评判依据,今年洒水预算提高到500万元,增加洒水频次,提高道路清洁标准。 结合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对农村陋习的监管,加强日常巡查,对发现的露天焚烧行为立即处置。 乐平 乐平大道、齐力大道是治理重点 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运用网格化监测、视频监控设备,对监测数据和风速风向进行分析,实施“技防+人防”,科学精准治理大气污染。 加强对陶瓷、铝材、喷漆和印刷行业监管,取缔违法偷排重污染企业。加强施工工地扬尘精细管控,对不达到“六个100%”要求的工地,依法进行停工。加大对乐平主要道路洒水频次,同时,把村居道路和拆除工程纳入保洁和监管范围。优化中心城区交通路网,把乐平大道、齐力大道等作为治理重点,加强对车辆的疏导,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减少移动污染源。 白坭 增加8家VOCs企业的废气深化治理 组织辖区内重点工地召开专题会议,指出工地管理存在的问题,要求重点工地在专单人员指导下在本周内做好整改,下周进行专项执法,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工地从重处罚,发现屡教不改的一律停工,上报诚信扣分。 强化主干道清扫及洒水,每周额外增加至少两次高压冲扫路面积尘,以保洁考核扣减服务费制度,倒逼外包服务公司落实清扫洒水。加强S269省道等重点路段巡查,设卡严查超限超载、道路遗洒,加大黑烟车查处力度。 在电厂、陶瓷等行业基本完成整治情况下,今年重点抓好VOCs治理,在完成规定的今年7家重点企业整治基础上,增加8家VOCs企业的废气深化治理。 采写:南都记者 刘军艳 作者:刘军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