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各异的长方形盒子放在桌子上如果不打开,都不知道是最新型的电子烟——为了戒烟而出现的新型烟草制品。 随着电子烟的悄然兴起,与电子烟有关的各种健康问题也开始暴露,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代表的烟草控制方强烈要求将电子烟归入烟草制品管制,烟草行业也在积极要求规范电子烟管理从而合法拓展市场。 日前,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宣读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时明确提出要全面禁止电子烟,并强调这是为了保障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先后掀起了“禁电子烟”行动:加拿大、新西兰、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禁止电子烟。那到底电子烟是否会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呢?电子烟是否会导致上瘾? ●南方日报记者 沈丛升 实习生 陈梦璇 策划统筹:汤凯锋 张志超 电子烟真的能让人戒烟吗? 电子烟是一种传统卷烟的替代品之一,由锂电池、烟弹(含液体挥发物)、压力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发光二极管等组成,工作原理是通电加热烟弹内液体,形成烟雾供使用者吸入。而“烟雾”所含的成分主要为尼古丁、各类香料(调配成各类口味)、挥发物(烟雾),当尼古丁到达大脑神经中枢位置时,就会使吸烟者产生满足感从而降低对传统卷烟的兴趣,逐渐达到戒烟目的。 在众多戒烟方式中,电子烟被寄予厚望,并逐渐流行起来。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有不少电子烟爱好者是因为“电子烟比传统卷烟健康”而开始尝试抽电子烟。在中山工作的伍先生便是其中一位,“当时是想过要通过抽电子烟看看能否戒烟,如果抽了电子烟后就不想再抽传统卷烟了,也算是成功戒烟了。”伍先生说。 电子烟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电子烟的产生被认为是与戒烟有关。在戒烟的药物里,有一类药物是尼古丁,通过将戒烟的药物做成糖丸供服用者咀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综合科主任、广东省控烟协会秘书长熊小强说,“电子烟是一种传统卷烟的替代品之一,当尼古丁到达大脑神经中枢位置时,就会使吸烟者产生满足感,从而降低他们吸传统卷烟的兴趣,最终达到戒烟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电子烟产品种类繁多。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的夏英华等联合发表的《电子烟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管控进展》文章指出,电子烟由锂电池、烟弹(含液体挥发物)、压力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发光二极管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电加热烟弹内液体,形成烟雾供使用者吸入。烟雾所含的成分主要为尼古丁、各类香料(调配成各类口味)、挥发物(烟雾)等。 欧盟称为电子烟及填充器,加拿大称作电子吸烟产品,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electronic nicotine delivery systems,ENDS),目前ENDS被普遍采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从日本风靡到国内的“IQOS电子烟”,实际上是一种加热烟草制品。但在伍先生看来,用烟油的都是假电子烟,加热烟丝的算是真的电子烟,用烟油的电子烟抽的时候烟气没有温度,没有抽传统卷烟的感觉,然而加热烟丝的就有抽传统卷烟的感觉,这也是IQOS火起来的原因。 电子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电子烟的烟液主要含烟碱、溶剂、香精。其中,烟碱即尼古丁,具有成瘾性;烟液中其他物质也对身体有害,电子烟还可引起意外中毒和伤害,长期慢性的尼古丁暴露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另外,由于没有正式颁布电子烟的国家标准,市场上在售的各类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可能存在烟油泄漏、劣质电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质量安全隐患。 《电子烟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管控进展》一文指出,电子烟的烟液主要含烟碱、溶剂、香精。烟碱即尼古丁,具有成瘾性。烟液中其他物质也对身体有害,电子烟还可引起意外中毒和伤害,长期慢性的尼古丁暴露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也密切相关。 上述文章提到,烟液中其他物质对身体也有害。电子烟烟雾虽然没有燃烧型烟草烟雾中的大量化学物,但会导致新的空气污染。有研究表明,电子烟烟雾增加空气中丙二醇、甘油、尼古丁、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等的浓度。近年来,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4.7%的电子烟使用者曾出现咽喉刺激或咳嗽、口干、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此外,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无烟城市项目技术官员熊静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子烟吸食对身体有危害。“大部分电子烟包装上都没有列明详细的成分,只标榜不同的口味,设计炫酷的外形,并配以误导消费者的广告如不会上瘾,可以帮助戒烟等。另外,电子烟在加热雾化过程中依然会产生很多有毒有害致癌物质。而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颁布电子烟的国家标准,市场上在售的各类电子烟产品,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较强,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可能存在烟油泄漏、劣质电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质量安全隐患。” 熊小强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尚未出台针对电子烟的规范性文件,没有产品规范,电子烟里除了加尼古丁可能还有其他的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来说存在隐患,而且添加剂将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要将电子烟纳入监管的范围 电子烟在生产、使用、管理等方面都不到位不成熟,缺乏市场监管,尚处于原生粗放的状态。未来希望国家尽快将电子烟纳入监管的范围。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受访者吸电子烟是因为“可以耍酷又时尚”,但后来却逐渐对电子烟上瘾。“现时并没有详尽的科学研究证明电子烟能有效帮助戒烟,但电子烟是否产生‘另一种上瘾’的问题却开始被人们所关注——电子烟潜在的‘门户效应’”。专家指出,门户效应是指“使用无害的药物”导致“其他有害药物的使用”,即某些药物为其他药物的使用充当了“门户”。而在电子烟中同样存在门户效应——非吸烟者抽电子烟后,最终会变成吸传统卷烟。在这个过程中,电子烟给传统卷烟充当门户。 “吸电子烟群体年龄呈现低龄化,而获取的渠道又十分便捷,网上销售以及微商都能提供货源。”熊小强说,“因此,电子烟的门户效应更加使人担忧。” “那问题就会出现——电子烟是新生产物,在生产、使用、管理等方面,都不是太到位,不成熟,缺乏市场监管,尚处于原生粗放的状态。”熊小强说,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较早意识到电子烟存在的隐患,有的国家将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归在烟草产品进行监管,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先后掀起了“禁电子烟”行动,加拿大、新西兰、日本、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电子烟,“希望我们国家尽快将电子烟纳入监管的范围。”熊小强建议。 ■链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通告 不得向未成年人 销售电子烟 今年8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通告中指出,电子烟作为卷烟等传统烟草制品的补充,其自身存在较大的安全和健康风险。 通告明确指出,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存在重大健康安全风险。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颁布电子烟的国家标准,市场上在售的各类电子烟产品,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较强,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可能存在烟油泄漏、劣质电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质量安全隐患。此外,大部分电子烟的核心成分是经提纯的烟碱即尼古丁,尼古丁属于剧毒化学品,未成年人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型,吸入此类雾化物会对肺部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用不当还可能导致烟碱中毒等多种安全风险。 通告要求,为加强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建议电商平台对含有“学生”“未成年人”等字样的电子烟产品下架,对相关店铺(销售者)进行扣分或关店处理;加强对上架电子烟产品名称的审核把关,采取有效措施屏蔽关联关键词,不向未成年人展示电子烟产品。 通告提到,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电子烟产品的市场监管力度,结合学校周边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督促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并对生产销售“三无”电子烟等各类违法行为依法及时查处;学校、家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与保护,强调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媒体加强未成年人吸烟包括吸食电子烟危害健康的宣传;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行为应予以劝阻制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