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间,已有9家基金公司已经接到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的通知,其中汇添富拿下了3只,华夏基金拿到2只,华安、建信、中欧、嘉实、泰达宏利、国泰、兴全等各有一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合计12只。 市场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随着养老金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投资市场逐渐稳步发展,监管层审批养老目标基金有望提速,或是未来基金业发展的新方向。就在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的前一天,10月22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基金业20周年论坛上表示,在税收递延政策支持下,要做好养老基金产品储备,养老金账户衔接及平台建设工作,为明年公募基金纳入养老金配置盘子做好准备。 3只养老目标基金完成募集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到老龄社会,养老的压力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都呈现出日益加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应运而生。 2018年8月6日,我国第一批养老目标基金出炉,拉开了公募养老的全新阶段。富国、华夏、博时、嘉实、万家、广发、中银、南方、中欧、易方达、鹏华、银华、工银瑞信、泰达宏利申报的14只养老目标基金正式获得证监会批文。 时代周报记者留意到,在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的公司名单中,同样也出现了华夏、嘉实、中欧、泰达宏利这四家基金公司。 目前,华夏、中欧旗下养老目标基金已经顺利完成首发。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FOF)自8月28日起正式发行,9月11日提前结束募集,15天首募规模2.11亿元,募集有效认购户数为37585户,户均认购规模为5627元。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持有FOF基金的首募日期是9月10日—9月27日,在18天的时间内共有40445户投资者认购,募集总金额约为3.22亿元。此外,泰达宏利的首只养老目标基金也于今日宣布结束募集。 这意味着,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就有3只完成了募集。此外,南方、工银瑞信、鹏华旗下养老目标基金也进入了发行期,万家稳健养老目标混合基金也已定档10月25日至12月7日发售。 “发行养老目标基金只是第一步,对于首发规模,我们并不过高追求,关键是后期投资者的持续定投,这才是一家养老基金发展的关键。”一家拿到首批养老目标基金批文的基金公司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基金的发行档期已定在11月,公司正在积极争取进入建行渠道代销的首批名单。 根据监管层规定,养老目标基金应当采用基金中基金形式(FOF)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形式运作。目前的养老目标基金,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经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或注册的公开募集的基金份额的基金。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等品种的比例合计不超过60%;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 养老目标基金迎来发展窗口期 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的获批,将让公募养老市场变得更加火热。在业内人士看来,从居民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来看,养老目标基金的需求量将是十分庞大的。未来随着A股市场转暖,这类产品有望成为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 时代周报记者留意到,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在提前结束养老基金的募集后,均快速进入了新基金运作阶段。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这便于投资者尽快开始养老投资储备,尤其是尽早开始养老基金的定投;另一方面,目前证券市场正处于相对低位,也是较好的布局窗口。中欧养老投资团队负责人顾伟此前表示,目前是指数估值的历史较低位置,这为定位于长期投资的养老目标基金创造了非常有优势的权益资产建仓时点。 除了标的市场低迷有助建仓的经济因素外,养老目标基金更是迎来政策利好不断的窗口期。刘士余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基金业正在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基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证监会将大力发展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做好养老基金产品储备。 从已完成资金募集的两只养老目标基金的情况看,华夏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仅在自有平台销售,募集有效认购户数达到3.76万户,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持有(FOF)由中欧直销平台、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代销平台等多渠道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则有4万余名持有人参与认购。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认为,在养老目标基金还没有税收递延的情况下,就有近8万人认购,这意味着养老基金是比较受投资者认可的。 此前,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关投资业务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了一系列对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构的优惠。例如,社保基金会及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在国务院批准的投资范围内,运用养老基金投资取得的归属于养老基金的投资收入,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有市场人士表示,从国际惯例来看,未来个人投资养老目标基金的所得也极有可能参照养老目标基金的税务优惠政策。 编辑:杜伊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