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公交车坠江瞬间视频曝光!事故女司机丈夫:我们是受害者 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故 后车行车记录仪曝光公交坠江瞬间 28日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牵动了万千国人的心 最新消息 重庆万州坠江公交车初步核实15人失联 车辆位置基本确定 10月28日上午10时8分,一辆公交车在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坠入江中。 经公安机关走访调查并综合接报警情况,初步核实失联人员15人(含公交车驾驶员1人)。万州区已按照应急预案,正开展失联人员亲属的心理疏导、安抚慰问等善后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法医、痕迹等专业人员,提取失联人员家属DNA,为确认身份作准备。目前,报案失联人员亲属的血样已采集完毕。 重庆长航等单位的专业打捞船采用多波束声呐,发现一长约11米、宽约3米的物体,基本确定为坠江公交车。打捞面临的主要难点是水域复杂、江水较深,定位、探测工作正进一步开展。待准确定位后,完善方案,迅速开展打捞工作。 下一步,将继续科学、有序、安全、全力开展相关工作,严防次生事故发生。进一步核实失联人员情况,全力做好善后安抚工作。进一步查清原因,举一反三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公交车坠江全过程的视频曝光 今天 一段记录了公交车坠江全过程的视频曝光
这是事故发生时 后车行车记录仪拍下的画面 ↓↓
视频中 公交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 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
来源:成都商报 28日,@平安万州 发布通报: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系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根据调查访问、调取公交客车沿线监控视频,初步确认当时公交客车上共有驾乘人员10多人。目前,事故原因正进一步调查中。
事故女司机丈夫:至今未见妻子 我们是受害者 公众在为公交车上驾乘人员安危揪心的同时,根据部分媒体的报道,小轿车司机邝某娟曾一度被认为是该起事故的肇事者。 10月29日,公交车坠江次日,邝某娟的丈夫熊某在接受封面新闻独家采访时表示,事故已过去一天了,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到出事后的妻子,很担心她的身体。 据熊某介绍,他与妻子邝某娟都是重庆市万州区人。丈夫熊某在重庆一家餐馆务工,是名厨师,邝某娟在万州上班。 “我是事发当天10点13分左右得到的消息,当时是一个好心人给我打的电话,对方自称是跟在我老婆车辆后面那辆车的驾驶员。”接到电话后,熊某十分震惊,因为在熊某眼里,妻子在开车一事上十分谨慎,“她开车很稳当,速度一般都很慢,而且很遵守交通规则,我当时很难相信她会出现交通事故。” 熊某说,他妻子的驾照是2012年在宁波打工时考取的。拿到驾照后,就一直在开车,“当时是开的单位车,或者朋友车。2014年,我们自己买车后,就开自己的车,她开车技术很好,6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出过事。” 这位好心人还告诉熊某,责任不在妻子邝某娟,而是在公交车,“他说,他当时开车行驶在我妻子车后。他告诉我,我妻子是正常行驶,人只受了些轻伤。” 听到人没事后,熊某悬着的心一下就放了下来,“当时感觉很庆幸,毕竟人没事是最重要的。”
挂断电话,熊某立即前往医院,希望能第一时间陪在妻子身边。然而,在到达医院后,却发现妻子已被警方控制,他无法见到妻子,“这个时候,网上已有消息出来,说我妻子是肇事者。” 对于这个消息,熊某十分愤怒,“我们才是受害者,为什么还要冤枉我们?”熊某说,现在人的评价体系出了偏差,“只要听到女司机三个字,就一定觉得责任在女司机,说话一点都不负责任!”熊某表示,目前他没有心情和当初冤枉自己妻子的人理论,“我到现在为止还没看到过我的妻子,我很担心她的身体状况。”不过,他保留追究相关者对妻子名誉损害的权利。 救援进展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29日凌晨6时,已有70多艘救援船只到达事故水面开展救援;重庆水文局、重庆航道局携带多波束声呐到达现场,公羊队携带三维侧扫声呐到达现场,开展涉事车辆搜索定位。
图为救援现场。人民日报记者 刘政宁 摄 潜水力量方面,已调度组织重庆长航队、交通部上海打捞局、公羊队、蓝天救援队的15名潜水员在现场待命,相关潜水设备将于今天中午后陆续到位,潜水作业深度可达80米。
△声纳图来自蓝天救援队 浮吊船方面,已有重庆长航队一艘45吨级浮吊船以及万州本地两艘60吨级、20吨级浮吊船到达事故现场水域待命,基本可满足救援需要。 现场所有救援力由重庆长航队统一调度指挥,共同制定安全可靠的起吊作业方案。 据央视新闻报道,部际联合工作组会同现场救援指挥部,已制定分三个步骤将落水车辆打捞出水方案:
公交沉江位置初步确定,今天中午12点左右,现场增派了一艘800t标志的大型起吊船舶在旁边等待,随时展开起吊工作。
由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牵头,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的部级联合工作组召开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会商会强调,要继续全力搜救遇险人员,全力以赴抢救生命,做好涉事车辆定位、车辆打捞工作,科学救援、轮流值守、不分昼夜开展搜救工作;要认真核实车上遇险人数,公交车运行过程中随时有人上下,人员核实工作难度较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核实核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要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帮助和安抚事故受伤、遇难以及遇险人员的亲属;要彻查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央广记者:刘湛、陈鹏、赵聪聪 综合:北京日报、成都商报、央视新闻、红星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