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行情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宝能观致新零售平台“抢饭碗”,40余家经销商现身上海车展维权

来源:AI财经社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4-24
摘要:4月24日上午8点,40名多观致经销商统一穿着印有宝能观致欺骗经营字样的T恤,再次聚集在观致汽车总部。此前一天,他们曾在上海车展观致展台开展维权行动。 23日下午,上述经销商被观致方面工作人员接到位于虹桥绿谷广场的观致总部。一位参与维权的经销商告诉A

4月24日上午8点,40名多观致经销商统一穿着印有“宝能观致欺骗经营”字样的T恤,再次聚集在观致汽车总部。此前一天,他们曾在上海车展观致展台开展维权行动。

 

23日下午,上述经销商被观致方面工作人员接到位于虹桥绿谷广场的观致总部。一位参与维权的经销商告诉AI财经社,宝能旗下的汽车租赁公司联动云执行副总裁车新力身在公司,却假托在外“躲着不见”,被一位经销商无意碰到后“趁机溜了”。

在经历多次的股权转让和管理团队换血,宝能观致面临如今的尴尬现状,似乎并不令人意外。

车展期间爆发两次维权

将双方冲突公开闹上国内最受瞩目的大型车展之前,经销商与观致方面的“拉锯战”已持续十几天。

一位来自南方城市的观致经销商告诉AI财经社,观致目前管理混乱,随意调整商务政策,今年返利至今一分钱未发。再加上从去年12月开始,观致未能及时提供常规的基础维修配件,经销商无法正常销售和售后运营。

4月11日,30家观致经销商联名发函厂家,要求以车新力为代表的宝能观致现任管理层,对目前如何维持观致经销商生计问题做出书面答复。

 

根据经销商列出的几大“罪状”,观致汽车原本承诺在6到9个月内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并承诺对央视等大型媒体投入17亿元广告费用,但一直未能兑现。事实上,自2016年底观致5上市以来,观致汽车已经有两年多没有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全新车型,本次上海车展亮相的也只有Mile II概念车、观致3轿车EV500、氢燃料FCV概念车等。根据经销商向AI财经社转述的车新力说法,观致工厂停产已有一段时间,国六车型则要等到今年9月以后。

此外,后续招商建店标准低,加上商务政策不公,导致此前按照高标准4S店投入上千万元且持续亏损的老经销商境遇“雪上加霜”。一位经销商向AI财经社透露,过去观致4S店的建店标准是1000到3000平方米,需投资500万到1000万元,建店补贴350万元;去年新加盟的经销商50到100平方米就可开店,投资100万元左右就能拿到250万元的建电补贴。

因此,经销商集体要求观致汽车给予退网补偿,具体要求包括按批售价回收库存车及配件,以现金形式退还返利和建店补贴,对经销商亏损及员工遣散费用等进行补偿。

4月11日下午,数十名经销商抵达观致上海总部。一位参与维权的经销商告诉AI财经社,观致管理层当时先是迟迟不现身,出现后又态度傲慢,“自称不懂车,言语间还指责经销商不会卖车”。经销商认为观致方面缺乏协商诚意,双方不欢而散。

一位经销商告诉AI财经社,4月11日当天,观致股东之一奇瑞汽车在董事会上,明确要求宝能归还联动云占用观致的25亿元,恢复观致正常经营。

4月16日的第二次约谈中,车新力代表宝能观致总部与经销商代表达成了部分意向,并表示会对双方友好协商的内容进行书面回函,但次日又很快反悔,表示不会回函。

4月19日,观致汽车下发第二季度商务政策,并在上面注明“本公告目的是确保第二季度目标达成以及经销商能力持续增长”。

该政策规定,厂家给予经销商零售支持,需要后者完成60%以上的零售任务,但本应在两个月前公布的零售任务至今仍未下发。另一方面,新的库存转移政策以2018年10月到2019年平均销量的两倍为基准,但由于今年第一季度汽车市场持续低迷,观致4S店单店月销量“基本上不了两位数”,导致经销商库存高企。

此外,厂家拖欠经销商的返利,承诺从5月开始支付,分5个月发放其中的50%。但在动辄被拖欠上百万元、现金流枯竭的经销商看来,这无异于杯水车薪。

“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想办法捍卫自己的利益。”经销商告诉AI财经社。

本次上海车展期间,这已是观致汽车第二次遭遇维权事件。

4月16日下午,数名供应商手持“宝能无良,观致欠款”的横幅,在本届上海车展首日“围攻”观致汽车展台,要求观致及其大股东宝能还钱。相关人士告诉AI财经社,因观致汽车拖欠供应商货款,部分配件目前已断供停产,很多事故车因缺少配件无法修复。

新零售平台冲击传统经销商

上海车展期间的风波,并非观致与其经销商首次发生矛盾。自2018年1月宝能集团斥资66.3亿元收购观致汽车51%股份,正式成为后者控股股东以来,双方冲突就埋下了伏笔。

宝能入主观致后,观致迅速扩张基地,招兵买马,销量也一路上涨,这被观致管理层总结为“宝能赋能”的力量。

到去年6月的供应商大会,在汽车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观致汽车雄心勃勃地将今年原定8万辆的销量目标,提高到了“冲击10万台,挑战12万台”。同时,观致宣布在两个月内将经销商数量从170家左右迅速提高到约220家,几乎是“一天开一家新店”。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数据显示,观致汽车去年10月销量为6015辆,2018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53987辆,同比增长447.9%,在车市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中表现还算亮眼。当时媒体对观致的报道中,也不乏“死而复生”“逆袭”“复活”等赞美之辞。

据蓝鲸财经此前报道,观致销量大涨的真实原因,其实是宝能旗下的汽车租赁公司联动云大批量采购,真正通过4S店卖到普通消费者手中的数量并没有太大起色。当时,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评论称,通过B端渠道是把规模做大是比较简单的办法,但过度依赖B端卖车对观致的长期发展没有好处。

就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新任观致CEO矢岛和男还表示,联动云将和观致汽车、京东数科共同为市场打造基于汽车消费服务的新零售模式,目前联动云已经布局到130个城市,今年将覆盖到400个城市。

按照车新力的设想,通过联动云和观致汽车的战略合作,一方面联动云自身有很多车辆的售后业务可以引流到当地的经销商,支持经销商获取利益;另一方面联动云的大量网点可以渗透到观致4s店覆盖不到的地方,通过特约授权售后服务店的形式,解决用户售后服务的问题,“这对4s店销售观致汽车也是有帮助的”。

“此外,联动云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观致用车体验,和观致、经销商一起将用车用户转化为购车用户,反哺经销商渠道。”车新力在上海车展上表示。

但对于传统的线下经销商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经销商眼中,一方面,观致汽车给联动云平台和普通经销商的价格差异巨大,导致市场价格混乱,经销商经营困难并大幅度亏损,此前承诺的跨区处罚并未兑现,涉嫌“欺骗经销商”。经销商透露,观致目前专门成立了大客户部,以市场指导价17.49万元的车为例,每月提车在20辆以上的大经销商或实力雄厚的平台公司,可以拿到6.8万元的优惠幅度,普通经销商只能优惠4.8万元。但从今年1月开始,全国100多家观致经销商大多月销量为个位数,三四月很多销量为零。2019年1月,观致单月销量482辆,同比下滑88%。

另一方面,观致汽车此前曾承诺2016年后每年推出新车型,2017年成立电动车子品牌Model Young,但至今均未兑现,目前在售的车型严重老化,导致经销商的困境雪上加霜。

 

此外,经销商还控诉厂家“故意设置”不切实际的门槛目标和检核条件,克扣原本承诺给经销商的支持费用和返利,导致经销商压库严重并损失返利。自媒体“愉观车市”援引某经销商说法称,就连此前已实现月销千辆的大经销商,也境况大不如前。观致2018年7万多辆的总销量中,只有约2万辆是通过传统经销商售出。

据知情人士透露,观致的经销商中只有三分之一在零售卖车,三分之一持观望态度,只做维修,另外三分之一则准备拿到建店补贴后就选择“撤退”。

面对大规模亏损,去年12月6日,观致汽车全国40家经销商联名维权,控诉车企“低价直销、不兑现推出新产品承诺、设置各种限制不给返利”等,并要求厂家在10天内给予解决方案,否则“一切后果由厂方承担”。但直到现在仍未得到解决。

一位经销商向AI财经社透露,供应商在上海车展维权,根本原因也是联动云租车去年采购约4万辆观致汽车后,拖欠约25亿元车款至今未还,直接导致观致运营出现问题,拖欠了供应商货款和经销商返利。

经销商猜测,观致目前爆发了内部危机,宝能在资金链方面也出现了问题。“半年过去了,观致生产线完全处于停摆状态。经销商和厂家完全脱节,没有任何沟通渠道。”上述经销商告诉AI财经社,“宝能在吸观致的血,借着打造年产能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工厂的名义,斥资千亿元先后在西安、杭州、广州、昆明、昆山等地投资新能源产业基地,但根本没有开发。”

此外,宝能观致的“网络部”已开始布局,在每个城市县区建立第三方经销商,并收取数十万元的加盟费和保证金,无论当地是否已有4S店。在经销商看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集资”。他们了解到,一家新经销商今年3月刚加盟观致,就被压了30多辆车的库存。

宝能入主观致一年多以来,已经有包括刘良、蔡建军、李峰等多位高管离职。据汽车自媒体《道哥说车》报道,今年3月28日,观致又免职了6名中国团队高管和一名外籍高管,原观致核心管理团队几乎被“大换血”。管理团队不稳定,再加上销量低迷、持续亏损带来的经营压力,观致的未来并不乐观。

截至发稿,观致方面尚未对经销商维权事件有相关回应。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