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社会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政 社会

父亲让儿子编造大学梦乞讨 警方:不宜随意施舍献爱

来源:中华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25
摘要:12月2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凉山州会东县公安局获悉,近日,会东县东城派出所查处一起利用他人乞讨的案件,男子张某平因利用他人乞讨,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 男孩街边乞讨,他的故事很凄惨 12月19日早上,在会东县城的金沙街南段的大街上,一名穿着校

12月2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凉山州会东县公安局获悉,近日,会东县东城派出所查处一起利用他人乞讨的案件,男子张某平因利用他人乞讨,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

男孩街边乞讨,他的故事很“凄惨”

12月19日早上,在会东县城的金沙街南段的大街上,一名穿着校服模样的男孩,站在街边向众人乞讨,引来众多市民围观。在男孩的身旁,放着一个由“凄惨”故事制作成的海报,标题为“我的大学梦”。

“我叫张荣,贵州省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2组人……我家有六口人,父亲进监狱改造刚出来,母亲改嫁他乡多年,爷爷哮喘卧床不起,奶奶也病倒了……我的妹妹先天性心脏病,弟弟边上学边照顾爷爷奶奶……”

海报中还称,由于沉重的家庭负担,他的父亲脱离社会多年,根本没有养家糊口的机会,所以本人目前辍学,“其实我也像别人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在此,希望你们能伸出援手,拉我一把……”

在地上,还摆出了奖状等,旁边还放着一个捐款箱,甚至还有微信捐款二维码。看到这样“悲惨”的遭遇,这引来不少行人的围观,当然有的人怀疑是骗子,但是还是有热心市民解囊相助,往捐款箱里丢钱。

警方拆穿骗局,孩子父亲被拘10日

23日,记者从会东县公安局了解到,2018年12月19日8时8分,会东县公安局东城派出所接到匿名群众报警称:有一个小男孩在鲹鱼河镇金沙街南段“登山羊”羊肉馆门前人行道上乞讨,请求处理。

接到报警后,东城派出所民警迅速前往调查处理。经调查确认:

乞讨人名叫张某荣(男,14岁,贵州省台江县人),受其父亲张某平唆使,故意编造“家庭困难、圆大学梦”骗局在大街上乞讨。

该父子二人于2018年12月18日来到会东,由其父亲张某平制作广告板,并专门设置了二维码便于收钱,唆使张某装扮乞讨,企图骗取同情、谋取利益。

目前,张某平因利用他人乞讨,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

乞讨骗局时有发生,警方建议先报警

会东警方表示:违法人员专门利用人流多的场所上演苦情戏。

“丢包寻求帮助”、“捐资助学”等乞讨骗局时有发生,广大群众需擦亮眼睛,不宜随意施舍献爱。

提醒广大市民,遇到此类情况,可先报警,由警方调查核实。

如属实,警方将联系民政救助;如系乞讨骗局,警方将予以查处。

“拒绝前往救助站接受救助的多半是职业乞讨人员,那些拒绝物品帮助只要现金的人,也大多是职业乞讨人员。”对此,当地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表示:

市民在大街上遇到各式的乞讨人员,绝大部分都是职业乞丐,他们甚至编造故事骗取人们同情,这些人通常会拒绝接受救助,更拒绝送回家乡。但是,他们收入颇丰,“日薪”少则二三百元,多则一两千元。

【延伸阅读】

给乞丐麻花被扔 网友:这种现象令人愤慨”假乞丐“必须严管

近年来在全国各大城市繁华商圈频现职业乞丐,因职业乞丐主要靠机械化的笑脸、点头哈腰和跪地等乞讨肢体语言,故一些好吃懒做之人,放下尊严做起了职业乞讨人。3月19日,西安小寨十字天桥上一名约60岁的妇女跪地乞讨,一名过路美女给了她一袋麻花,谁知过了一会,竟被她扔进了垃圾桶。这种现象令人愤慨,职业乞丐的长期存在导致信任危机和大众冷漠,使好吃懒做之风在部分人之间大行其道,而真正的乞丐却无法得到救助。

近年来,职业乞丐收入颇丰,”日薪”少则二三百元,多则一两千元,甚至有”年薪”高达三十万元的乞丐,有的甚至已经买房买车。此类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都颇为普遍,这与平日蓬头垢面、衣不遮体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其实这些是以赚取人们的同情心来“发财”的职业乞丐。

中国自古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然而“职业乞丐”正是利用这一心理,用那逼真的演技一点点攻破人们的心理防线,拿着别人的怜悯当做自己欺讨的资本。当人们面对五花八门的行骗手段时,却难辨真假,个个都在打着“苦情牌”,使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同情、怜悯之心油然而生。看似不起眼的欺骗,却一点点蚕食着人们的善心。然而,对于街边的乞丐,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相关部门还需拿出“照妖镜”来替人们分辨真假,让那些披着可怜“外衣”的职业乞丐现出原形。这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更是维护社会文明的重大责任。

对于大街上,职业乞讨的“上班族”,他们也同多数白领一样,都是按时“打卡”上下班,所以说他们的的工作地点、时间相对还是固定的。作为相关部门应起到监管作用,针对那些迫于无奈的乞讨者,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而救助站是衡量乞讨还是欺讨的重要手段,这不仅让乞讨“有家可归”,而且还会让欺讨“无处可逃”。 对于乞丐“职业化”这一现象要加大治理力度。地铁站、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要加大排查力度,筛选“假乞丐”并予以打击和处罚。此外,设立举报热线,让借乞丐身份行骗之徒无处遁逃。依法打击乞丐行骗行为,不要让假乞丐伤了善良人的心。执法部门也要加大巡逻检查力度,完善的处罚规定也要跟进,只有有了硬性的处罚标准,让利和弊达到平衡,才能彻底防止那些以假乱真的欺讨者,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

乞讨和欺讨,虽只有一字之差,差的却是做人的良心。倘若两者之间,缺少了善,阻碍的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分清乞讨和欺讨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亟需解决的事情,这样才能让善得以延续、得以发扬!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