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有个特点,就是不能把过去一年的怨气、仇恨、烦恼带到新的一年来,可是长春却有位老人在新年的最后一天怨气横生,而导致这位老人生气的原因也令人哭笑不得。 在2018年12月31日,也正是2018年的最后一晚,长春一个老人带着孙子去女浴室洗澡,在要进门的时候被拒,原来是孩子身高已经超过了可以进女浴室的标准。但是老人说了,孩子父母离婚,父亲在部队没有回家,只能自己带着孩子去洗澡,况且孩子才3岁,还什么都不懂,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如果这都不能通融一下,那岂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对此孩子的姥姥表示,“孩子懂什么?为什么要用你们那龌龊的想法剥夺孩子的权力?零下20多度的天气下,领着孩子又回来了。”并且表示在回来的时候,孩子一遍遍问自己是不是被人讨厌,推己及人,如果她们带孩子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想? 对此经理的回复是节假日人太多,没有充足人手帮忙带孩子去男浴室,况且孩子已经超过标准,现代孩子也都聪明,其他女性家长也定然不会同意,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这是个3岁女孩,家长还会带女孩去男浴室吗?这么一想,一切就都明了了。 其实这一切说到底,还是因为性教育缺乏导致的后果,大人不懂孩子多大就具有性别意识,在家长眼中,十多岁的孩子也是孩子,所以只有具有一定的生理知识,这场纠纷才能终止。 -1-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曾有许多,在2018年7月1日,武汉的邓女士带着4岁女儿去游泳,在更衣室遇到了一个带儿子进来的妈妈,而且这个男孩眼看已经4、5岁的年纪了,在储物柜里乱翻东西,许多女性都还裸着身体。邓女士见状感觉把衣服挡在胸前,把女儿护在身后。邓女士原本想着忍忍算了,没想到随后又进来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憋不住说到“孩子都这么大了,能不能别进来”,结果被孩子母亲呛道“凭什么让他出去,丢了你们负责啊?”邓女士一听,没了声音。 纵观诸多类似事件,无论孩子多大,女性家长都有两道“免死金牌”,一个是“他只是个孩子”,第二个是“出了事你负责”,在这两种强盗逻辑的支撑下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很显然,这样做是错的,错的彻头彻尾。 -2-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到了3岁的年纪之后就已经有性别意识形成了,不过这个阶段尚处于懵懂状态,比如裙子是女生穿的等等。 不过虽然此时比较懵懂,但并不代表孩子什么都不懂,3岁的孩子已经有记忆形成,这时候家长要家长孩子性别区分的训练,需要性别意识的启蒙,而不是让孩子无法辨别性别。3岁也是孩子性别启蒙的关键期,2-3岁是一个关键期,青春期是第二个关键期。 想让孩子以后能有健康健全的人格,这时候性别启蒙就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在2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性别的存在,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且通过观察进行模仿,如果家长不懂得让孩子区分性别,那么男孩子就有可能生活的像女孩子,或者是女孩子像男孩子一样生活,造成孩子性别认知障碍。更有甚者心理扭曲,不懂得什么是底线。 -3- 采访部分公共浴室和更衣室的负责人会发现,女性带着儿子随意进入女性区域的较多,而男性带着女儿去男性区域的却少之又少,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也在于家长性教育的缺乏。 在国人看来,儿子看到女性裸体是占了便宜,儿子不吃亏,而女儿看了或者被看的话,那就是女儿受到了羞辱,是女儿被占便宜,自然就不能容忍。家长们只是把问题停留在占便宜与被占便宜上,却没有考虑这样会给孩子带去怎样的负面影响。正如有母亲带儿子去女更衣室,被其他人指责后反骂“谁稀罕看你们”一样,她们并不会考虑孩子性别意识是什么时候形成,也不会考虑这样会给孩子心理带去怎样的冲击。 其实中国家长在性别教育方面严重匮乏,有60%的家长不会给孩子选择性别对应的衣物,有80%的家长会带给孩子去异性区域,家长对此不以为然,但是对孩子带去的伤害是隐形且永久的。 -4- 在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儿,叫“女装大佬”,意思就是男性穿着女性的衣服,打扮的像女人一样,其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导致孩子对性别含糊不清,造成心理障碍和性扭曲,从而也是“异装癖”和“同性恋”出现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觉得只会出现这些后果,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家长疏忽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缺乏性教育,会直接导致孩子受到侵犯。2017年性侵儿童的案件高达606起,其中女童受侵犯的比例为9成,熟人作案比例远大于陌生人作案比例,也就是说,每天将近有两个孩子会受到性侵。家长不知道普及性教育和培养性别意识,就是对犯人敞开了大门,孩子无法自保与预防,家长只有后悔与自责。 张北川是研究艾滋病的教授,他曾说:“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句句戳到痛点。只有家长们清楚认识到培养性别意识的重要性,孩子才能得到保护,心理才能更加健康,人格才会更加健全。 不带儿子去女性区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体现,也是有教养的表现,个人有个人隐私,群体有群体隐私,这些都是不能被逾越的界限。所以家长们不仅要清楚不能带孩子去异性区域,而且他人在遇到这种事之后也要加以阻止,保护自己隐私与权力。 当孩子问“她们讨厌我吗”的时候,其实没有人讨厌孩子,只是讨厌他们的家长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