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社会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政 社会

台“中研院”老师赴陆任教违法?陆委会上演拆台大戏

来源:环球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03
摘要:【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尹艳辉】台中研院6月发出公文,8月起将禁止在大陆大学担任专任教师的台湾人兼任中研院研究人员,以免违反陆委会2004年公告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不过,陆委会2日晚说这非两岸条例适用范围。 《联合报》引述一位不具名的中研院院士说,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尹艳辉】台“中研院”6月发出公文,8月起将禁止在大陆大学担任专任教师的台湾人兼任“中研院”研究人员,以免违反陆委会2004年公告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不过,陆委会2日晚说这非两岸条例适用范围。 《联合报》引述一位不具名的“中研院”院士说,“中研院”此规定“干涉学术自由”。

台湾“中研院”(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综合香港中评社、台湾《工商时报》等媒体7月3日报道,“中研院”公文称,台湾民众在大陆担任大学专任教师者,自8月起不得担任“中研院”兼任研究人员。理由则是“大学属于大陆教育部所属机构”。

“中研院”前研究员刘孔中2日在《工商时报》发表文章表示,“中研院”此项公文有违常识,并称,若依据“中研院”解释,这些在大陆专职教书的台湾人都违法?

早在2004年,台陆委会曾公告,岛内民众不得担任陆委会公告禁止之大陆党政军机关(构)职务或成员。刘孔中认为,陆委会公告中未提及大学,质疑“‘中研院’曲解陆委会公告所为何来?”

刘孔中还在文章中称,“中研院”在6月6日突然发下一纸具高度争议的公文,令人忧虑院长廖俊智染上政治色彩、将政治放在学术之上。

面对质疑,“中研院”则表示,此举是依法行政。“中研院”称,还征询了台若干大学的做法,认定此类人员不宜获聘为“中研院”兼任研究人员。“中研院”还说,该院支持并鼓励学术交流,但学术交流并不等同兼职,即使不是本院兼任研究人员,仍欢迎双方互惠的学术交流。但“中研院”院聘任兼任研究人员,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范。

不过,陆委会2日晚表示,来台湾学术机构及大学院校的兼职人员选聘事宜,并非两岸条例适用范围。

《联合报》引述一位不具名的“中研院”院士说,中研院兼任研究员薪水少,在大陆大学专任的台人到“中研院”兼任的机率极低。他认为,“中研院”此一规定“干涉学术自由”,中研院应当在审核计划时不让此类身份的学者参加即可,不须用公文烙下“干涉学术自由”之恶名。

此外,有岛内网友表示,“‘中研院’高层自甘作践为政党鹰犬,毫不意外!”

早前,有报道说民进党当局清查到大陆工作的科研人员,对此,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称,大陆方面一直在积极的为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来创造更好的条件,造福台湾同胞。而民进党当局却编造各种理由不断从中作梗,处处设置障碍,甚至肆意罗织罪名威胁和恫吓,这是站在台湾同胞的对立面,损害台湾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阻碍台湾同胞实现自身更大更好发展的机遇,只会进一步损害台湾同胞的利益。

安峰山称,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当局的所作所为用四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为一己之私,阻两岸交流,害百业凋敝,损万众福祉。民进党当局现在最害怕的就是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和民众的交流交往,因为两岸民众走近走好、相互增进了解、增加理解和融洽亲情,就会让他们刻意制造的两岸之间的敌意和仇恨的谎言不攻自破,同时也会让他们为了谋一党选举的利益在两岸间制造紧张对立的图谋,遭到戳穿和识破。

安峰山说,“因此,为了掩盖这个错误,他们就不得不去犯更多的错误,这样一条道走到黑,无所不用其极的去阻挠两岸的交流合作。但是我想,心术不正,机关算尽,最终只会害人害己。断送的不仅仅只是民进党一个党和它的当局,也许还要搭进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和台湾的前途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