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认识绿结是从一辆废旧的大巴车开始。
大巴车藏在杭州转塘白桦崊手作园里,这辆本该在钢铁厂里变成可回收垃圾的大巴,被她改成了一个日系风格的工作室。室外是个小花园,室内则是个手作工作室。 租下这辆大巴爆改成工作室的姑娘就是绿结,真名刘柳,90后的软妹子,中文系毕业三年,自己开了一家名为“人间草木”的植物手作工作室——用植物和其他材料做成装饰品、首饰。
改造完后 先上两件改造的成品,大概就能知道姑娘的植物手作是什么样的了。
大寒里收藏的植物,感觉像是最冷冬天里最柔软的梦。
植物做成的装饰品,姑娘配了一首小诗:“你听,春天在唱什么?”“冬天的挽歌。”
绿结做的吊坠。 1 一见钟情的废弃大巴车
改造中多亏了园长先做硬装 为什么会选大巴做工作室,夏天多热,而冬天又多冷。 绿结说,她第一眼看到这辆大巴车就觉得“哇,好破啊”,像是《龙猫》里小梅和小月见到那栋破旧“鬼屋”时的兴奋。
在和记者聊天的绿结。黄莺/摄 后来先拆后改,大巴从一开始的样子,变成了现在的模样。看图说话吧。
原来的样子
改造中的样子。
露台
窗外看这辆大巴
记者最喜欢的被绣球花围绕的车轮
室内。长得像个大尾巴的植物就是狄花。黄莺/摄
是不是充分显示了变废为宝的过程? 不过姑娘笑了:“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多亏了我们白桦崊的园长。”原来当时绿结想自己租房子做一个工作室,但是租一间房子付租金有点困难,带着她来看房子的朋友就推荐了园子里原有的这辆大巴,问她愿不愿意改造一下,改造好就能享受相对便宜的租金。 “我一看这个大巴车就好喜欢,虽然大巴有点老,有点破,但是一看上去就是有故事的样子。”绿结说,一见钟情还价格实惠,当时就去找园长了。 绿结还带着自己的作品去见了园长,就像是面试一样,园长挺喜欢这个小姑娘和她的作品,不仅愿意把大巴租给绿结,还主动承担了不少大巴车的外围装修。“我挺喜欢她的作品和故事。小姑娘当时的经济不是很好,坐着公交车来的,从她租住的房子到我这里公交还挺难等的,要40分钟才一班,我也挺感动的。” 于是,做雕塑的园长承担了大巴内外的粉刷和部分硬装。 点击观看视频↑↑↑ 车身喷成墨绿色,车内是全白的,西面建一个露台,东面是一个小花园,车尾改造成阳台,车头装上落地的大玻璃,这些都是绿结决定租下这辆大巴时完全没有想到的。 园长还在大巴车里分出了三个区域,看起了大巴内部就有了工作室、体验区、客厅,甚至在车身中间做出了一个狭长的水泥水槽,现在绿结养了一盆花在水槽里,水槽看起来也超级美,“我觉得园长人超好,很贴心,就连水龙头都给我配好了。而且是黑色的,是不是特别酷?” 养着花的水泥水槽。黄莺/摄 “嘻嘻,学艺术的人总是有点追求的,也喜欢有艺术追求的小朋友。”园长这样表示,能帮就帮一把了。 2 随便拍的工作室装修花了1万多元
里面的每件物品都会“说话” 事实证明园长和绿结的眼光都不错,大巴找到了合适的主人。 如今整个车藏在一片绿色里,就连车轮处都开满了绣球花,单独拍照随便一按就是桌面图;在工作室里,透过原来的车窗看到白云和绿树枝条的随意组合,时不时就有好的作品产生,“拍天空一定要把车窗也拍进去,就像有了一个画框。”绿结看着钱报记者在拍照,随口指点两句,她早已用镜头把整个工作室360�拍过了。 其实,能这样“装修”大巴车工作室,钱不是关键,眼光才是。装修时,绿结只有1.2万元的储蓄,几乎都贡献给这个工作室了。 超级重的榆木门板淘来当手作台,看起来像个说着质朴厚重故事的老者;花了两天时间自己做的布门帘,就是梳着两根小辫子的文气姑娘;还有架子上挂着的被处理过的各种植物枯枝,像是未完待续的短篇小说;而她放着观赏的白色荻花,就是一只傲娇的猫,共同点是会掉毛,得伺候。 硬朗的大巴工作室配上各种植物,钢筋铁骨下掩藏的岁月静好,真是相得益彰。
很重的桌子 很文艺的手作窗帘 3 有趣的女主人最爱
被虫蛀的、腐烂的、弯曲的叶子 这么有趣的房子,一定有个有趣的主人。 女主人绿结,就有个有趣的灵魂。她是中文系的学生,毕业以后上了两天班,就自己玩起了植物手作。 “我爱植物呀,大学里才爱上的。我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读的书,每条路上有什么植物,哪里的桂花最早开花,哪个角落的春天最美,哪棵树冬天的枝条最好看,这些我都知道。”绿结说,她毕业后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和学校里的植物做朋友。
绿结拍的冬天的植物,是不是也超级美? 这么爱植物,你爱植物的什么呢,植物又不会说话。我问。 “我最先喜欢枯萎的被虫吃过的叶子,它们弯曲的弧度,被自然腐蚀的样子,甚至虫咬的眼,都好看。”绿结说完,我愣住了,完全找不到认同感,没法接这个话。 看着一脸懵的记者,她兴冲冲地抱着一个玻璃瓶,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片叶子。” 看了瓶子,我忽然觉出了绿结说的好看。
记者拍的渣图,没拍出第一眼看到的美好
这是绿结自己拿着小单反拍的,第二个瓶子就是,是不是真的挺好看的。 我问她这样的审美是不是受到了日本美学的影响。她带我看她的书架,确实有很多关于设计的书都来自日本。 “其实植物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美好,我逛树林,人家走15分钟就能走完的路,我不知道能逛多久,有时候1小时,有时候2小时。”
她翻出了一张苔藓的照片,“我当时发现这些孢树的时候,真是觉得美极了,站在边上看了一个多小时都没觉得厌。” 对于她的植物作品,为什么原料都是来自大自然,但是价格却并不便宜,她也有原因的:“我挺烦有些客户来问,为什么你的作品原料都是不花钱的,东西还卖上百元这么贵。”绿结有些气恼,“我每次去找这些好看的植物标本,处理植株上的灰尘,做防腐,为它们找漂亮的瓶子,组合处理这些植物,难道时间不都是成本吗,还有我的审美眼光不值钱吗?” 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小姑娘,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涨红了脸,露出了愤怒的小表情。 绿结自己做的雪景,很受客户欢迎 4 小众的植物手作,是理想
但理想能养活自己吗? 漂亮的植物,用自己找到的特殊方式封存在容器里。这样小众的植物手作,能养活一个工作室吗? 在大巴变身而成的工作室里,有好多作品绿结甚至舍不得卖。钱报记者去采访的时候,一位住在周边的男士正好想给快过生日的老婆买一件礼物,但是看上了好几件,绿结都表示:“这个不行,这个我舍不得,这个是我的样本。”最终男子好说歹说,才买走了一件挂坠。 “我不知道你说的养活是养活到什么程度?”绿结说,“食物和水,我还是买得起的哦。” 中文系的本科生,却没有按部就班地找工作,而是为了理想做手工,家里支持吗?这个问题让她有点犹豫。 “我的家庭很普通,妈妈是做短工的工人,爸爸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意外去世了,我有一个已经结婚生了孩子的哥哥。”绿结说,家里人都很希望她可以找个工作,拿一份稳当的工资。曾经,在去年年底,她一度妥协过,找了一家园艺设计公司做总经理助理,但是没想到老板看了她的作品,觉得她不做手作可惜了,又鼓励她回来坚持理想做手作,“我大概就上了两天班,然后又开始做手作了。” 绿结说,她其实也是乖乖女的性格,但是父亲突然的死亡让她觉得人生意外太多了,这么短的人生里,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 关于理想和生存,她在自己的微信号里有过这样的解释:“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类只要好好繁衍后代就行了,而理想是不利于繁衍的,自然便要予以阻碍。如果人类都去追求理想了,传宗接代的大任必然受到影响。可是,人类不愿意承认自己和其他动物是一样的,要不然就显不出高级了。人之为人,就是要为了理想而苦恼。” 感觉这个解释很特别、很文艺、很绿结,就用这句话结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