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12月19日,日本软银集团旗下主营电信业务的子公司软银登陆东京证券交易所。公司开盘价为1463日元(约13美元),上市即破发,在交易五分钟内一度跌至1344日元,较其1500日元的发行价低了10.4%。 软银此次IPO规模高达2.65万亿日元(合235亿美元),是日本史上最大规模的IPO(超过1987年日本电信公司NTT IPO的2.2万亿日元),全球史上第二大IPO(仅次于2014年阿里巴巴IPO的250亿美元)。 日本国内最大IPO“跌破发行价”对市场心理造成的影响似乎不小,日经平均指数也跌破2万1000点的心理关口。 软银股价未能顶住频发的利空因素。6日的大规模通信故障让投资者产生不安。移动通信业务本就迈向成熟化,日本政府又要求下调资费,由于日本电商乐天新涉足该业务,竞争有可能变得更加激烈。 此次软银公司公开上市备受争议。在其发行的股票中,90%的股票都将在日本出售,且大部分股票都针对散户。许多人被软银公司设定的85%股息支付率所吸引。日经新闻援引东京交易员称,散户是盘初交易中的主要卖家。 市场上还有日本国内的投资公司表示“1500日元的发行价是不是太高了”。软银预期市盈率(PER)接近16倍,高于同行业的KDDI(10倍多)和NTT DoCoMo(13倍多)。一位外资证券公司的交易员指出,“出现了抛售高估的软银股票、购买同行业股票的趋势”。 由于是创历史新高的IPO,负责股票销售的主承销商的营业似乎也有些困难。一家证券公司的承销负责人表示,“碍于情面而大量购买的部分个人投资者以开盘价出售了”。一名住在神奈川县的50多岁男性购买了6万多股,他表示,“在开盘价附近全部抛了 ”。 在迎来互联网时代的近20多年里,说起日本IT行业的历程就免不了涉及孙正义。雅虎和iPhone等孙正义从海外引进的服务和产品推动市场扩大的例子有很多。此外,通过基金,孙正义的行动范围扩大至共享和医疗等领域,进入日本的“进口产品”也将增加。 图片来源于《日经中文网》 这一分拆电信业务上市的计划背后,是孙正义缔造资本帝国的庞大野心:在日本提起软银,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为日本通讯三巨头之一。而早已瞄准创新市场的孙正义,一心打造一个未来的科技帝国。“抹去”自己通讯公司身份的方法,却是将通讯业务推到前台。将软银集团从移动运营商转型为更纯粹的科技投资公司,而其移动电信业务也能通过筹资,更好地扮演资本输血器的角色。 根据《日经中文网》的报道,密西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教授Erik Gordon表示,“软银集团未来将不会聚焦在移动手机业务,而是把重点更多放在现金的配置,以便针对未来科技与企业模式建立全球最大的投资组合。通过IPO拆分手机业务,软银既可以控股,又能从中获取更多现金,投资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