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互联网发展论坛日前在浙江乌镇举行,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两岸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此,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代所长庞建国教授昨天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构建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传播工具,让习惯使用新媒体的台湾年轻世代更有机会了解大陆,有利于化解他们的“台独”倾向,解构所谓的“天然独”。 今年正值海峡两岸开启交流30周年。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互联网也已经成为继两岸通邮、通航、通商之后,联通两岸同胞的“第四通”,极大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福祉,也促进了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不过,庞建国指出,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不少台湾年轻人对于大陆的认知还存在着偏差,甚至对大陆怀有敌意。“这些都是岛内绿营人士人为引导的结果。”他指出,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就启动了“去中国化”的动作,继任的陈水扁以及目前执政的蔡英文更加码这方面动作,淡化和割裂海峡两岸历史和文化的连结,不断“抹黑”、“妖魔化”大陆,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台湾一些年轻人对大陆的误解。“当然,蔡英文等人鼓吹的台湾年轻人所谓"天然独"其实是夸大和扭曲的说法。”庞建国表示,目前有民调显示,72%的台湾民众认为大陆未来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同时,有4成的台湾民众愿意前往大陆就业;20到29岁的年轻人“西进”大陆的意愿更是达到了53%。“这说明随着两岸交流的扩大与深入,台湾民众近年来对大陆的印象起了显著的变化,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的偏差认知和敌对心理可以找到化解之道。” 庞建国表示,2008年两岸实现直航之后,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紧密,台湾民众也有了更多了解大陆变化发展的机会。尤其是构建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传播工具,让习惯使用新媒体的台湾年轻世代越来越了解大陆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发展。而随着这些真实信息在台湾年轻群体中的传播与发酵,所谓的“天然独”也就逐渐被解构。 导报记者 吴生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