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政 社会

保护文化遗产,赓续中华文脉

来源:中国吉林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0
摘要:近日,《人民日报》重新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17年前所作的《福州古厝序》。重新发表习近平同志这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文章,对于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保护好自然遗产,对于在全党、全民中大力倡导热爱文化、珍惜文化的

  近日,《人民日报》重新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17年前所作的《<福州古厝>序》。重新发表习近平同志这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文章,对于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保护好自然遗产,对于在全党、全民中大力倡导热爱文化、珍惜文化的情怀,对于我们更好传承文明、增强文明自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散布在全国各地、城市乡村的古代建筑、历史文物,既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追梦新时代,必须传承民族精神、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树立文化自信。
 

  交流互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有张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加强学习与融合、吸收与借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日益渗透到全世界,古老的端午节就一步步地走入了世界各国的视线。在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地,赛龙舟甚至变身为国际赛事,就连粽子也加入了西餐味。在“中西”之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获得了更大张力。
 

  与时俱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有活力。只有服务当下的价值需求,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才会更有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比如,经过改造、精简,川剧变脸就走进了更多的普通民众。“拾翠”“妙趣剪纸”“东家”“手工客”等手工艺类移动应用不断涌现,也让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更有活力。
 

  扎根群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有生命力。只有扎根群众沃土,艺术才有生命力。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恰逢端午节小长假,不少地方就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推出非遗体验游,许多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也专门安排在景区、传统村落、历史街区等地点举办。这在为游客带来更多文化体验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们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来。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有生命力。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事实上,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追梦新时代,近14亿中华儿女都应担起文脉传承者的重担,不断夯实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切实保护好老祖宗的宝贵遗产,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林溪)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