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政 社会

新华时评:颗粒归仓 心里不慌

来源:新华社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3
摘要: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题:颗粒归仓 心里不慌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于文静 杏子黄,麦上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题:颗粒归仓 心里不慌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于文静

  “杏子黄,麦上场。”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今年全国夏粮实现恢复性增产,又是一个丰收年。截至目前,全国夏粮收获近八成。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实现夏粮丰收、颗粒归仓,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确保农民增收、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具有“定心丸”“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俗话说,“夏粮归仓,心里不慌;以秋补夏,担惊受怕。”虽然夏粮产量只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一,但小麦、早稻属于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口粮品种,对确保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全年粮食丰收首战告捷,对切实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提振信心、保障供给、稳定物价,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根本性的重大意义。

  在种植结构调整、收储制度改革之际,实现夏粮丰收,可谓来之不易。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信息称,由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有效供给增加;随着收储制度改革,优质品种价格优势显现,如优质小麦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10%以上;传统油菜籽产区积极打造区域品牌,价格稳步提高。在此情况下,在主产区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同时,应大力提倡开展市场化收购,搞活粮食流通,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售粮收益,坚持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市场化方向。

  农谚说得好,“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做到颗粒归仓,一要有库容,二要有资金。各地要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下,积极腾仓备库,加快仓储设施维修改造,统筹粮食储备轮换吞吐,千方百计扩大收储能力;多元筹措资金,加强与农发行和商业性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保障夏粮收购需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要牢牢守住不得出现“卖粮难”的底线,坚决查处“打白条”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