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政 社会

苏区娘子军顶下半边天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9
摘要:6月12日,在福建宁化县凤山村,红色娘子军家属李三岗女讲到亲人牺牲时潸然泪下,记者替她擦去眼泪。 韭菜开花一杆心,割掉髻子当红军;保护红军万万岁,割掉髻子也甘心。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前,原馆长陈端唱起一首婉转的山歌。 悠扬旋律唤起一段革

  6月12日,在福建宁化县凤山村,红色娘子军家属李三岗女讲到亲人牺牲时潸然泪下,记者替她擦去眼泪。

 

  “韭菜开花一杆心,割掉髻子当红军;保护红军万万岁,割掉髻子也甘心。”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前,原馆长陈端唱起一首婉转的山歌。

  悠扬旋律唤起一段革命岁月——革命老区宁化县,是红军长征4个集结出发地之一。

  “当时全县13万人,参加红军的青壮年达1.37万多人,女子顶下了红色半边天。”陈端介绍,“剪掉发髻、投身革命,这首传唱至今的红色歌谣,说的就是活跃在宁化的苏区娘子军。”

  其中,苏惠珠的故事家喻户晓。苏惠珠原本不姓苏,6岁时她被卖到宁化一家巫姓的商店做婢女,取名巫珠女。宁化建立苏维埃政府后,她参加了城关妇女夜校识字班,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南郊区委妇女部长后,她就完成了妇女赤卫连的组建任务。

  1933年,她与爱人到区苏维埃政府登记结婚,工作人员的一个问题难倒了她:“结婚需要个人信息,你姓啥?”

  “我是孤儿,从小没了父母,不知道自己姓什么。”苏惠珠回答,“是红军把我救出火坑,党和苏维埃政府就好比父母,从来孩子跟着父母姓,我就姓苏吧。”从此改名苏惠珠。

  苏惠珠更以行动表明自己的坚定信仰:1933年5月的扩红运动,她超额完成任务;1934年夏,苏维埃政府开展借谷运动,她组织妇女突击队克服重重困难,把粮食运到江西前线;1934年8月,苏惠珠调任中共宁化县委妇女部长,1935年2月不幸被捕,在漳州壮烈牺牲,年仅22岁。

  翻开《宁化县志》,娘子军誓死保卫苏区的故事历历在目:1931年,宁化县委设立妇女部;1932年初,城关4个区成立妇女连;截至1933年底,全县参加妇女连、赤卫军的妇女达到770多人。

  “宁化是中央红军给养和后勤保障的重要基地,为大力支援前线,宁化娘子军克服重重困难筹集给养,提供后勤保障。”陈端说,1933年“三八”妇女节期间,为完成慰问红军的任务,宁化妇女7天内赶制出1.78万双鞋。1934年1月30日到2月2日,为突击完成9000石粮食运送任务,宁化1300名妇女肩挑背驮,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上,将粮食运往长汀前线。

  在战争前线,同样闪现娘子军的身影。1933年7月,彭德怀率领部队攻打宁化泉上土堡,前方参战的宁化红色娘子军英勇杀敌,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后方女战士组织妇女运送弹药、粮食、蔬菜到前线,并承担抬运伤员和护理任务。

  谈起那段烽火岁月,宁化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办公室主任刘建军感触良多:“苏区红色娘子军的传奇历史,会一直激励着一代代老区儿女奋勇向前。”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