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烈日下,总有劳动者在坚守。致敬高温中的劳动者们! 高温下的动车“守门员” 连日来,陕西西安遭遇高温天气,气温持续在37摄氏度以上,最高温达到40摄氏度。在这样的高温天里,有这样一个岗位,工作在黑暗闷热的车厢内,即使汗流浃背,也必须坚守,它就是动车的“守门员”。 动车车门的顺利开启与关闭,为列车的安全正点发车提供保障。屈卫斌是西安动车段的一名地勤机械师,他的工作是维护与检修全列动车组列的车门,也被大伙们称为动车“守门员”。尽管没有烈日暴晒,车厢里一样闷热难耐。
西安动车段地勤机械师 屈卫斌:我们作业的时候,必须动车组进行断电作业,因为动车组里面都是比较密封的,是一个密封环境,所以说相对是比较闷热的,经常是汗流浃背那种。
从入库到出库,规定的检修时间只有6个小时。一列8节车厢编组的动车多达30个车门,平均12分钟就要完成一个车门的检修。屈卫斌说,由于车型不同,作业方式也会改变,内开的车门要窝在“暗室”内作业,外开的车门需要半身悬吊在车外;进行风枪清理时,流下的汗水与四散的灰尘混在一起,整个人又黑又黏。
西安动车段地勤机械师 屈卫斌:夏天的时候库里面温度高,热了之后有时候也会用它这个风管给自己身上也降降温,也是一种保护自己夏天不中暑、或者能正常检修作业的一种方式吧。 接触网工:汗水下保障运行安全
接触网工是维修铁路线上供电设备的工作人员,眼下高温酷暑,当大家都想方设法避开烈日的时候,接触网工们每天都顶着烈日负责检修作业,保障着列车的平稳运行。 这是沪昆铁路上饶段,每天都有近200趟客货列车通过,接触网工们的检修作业只能赶在没有列车运行的间隔进行。按照铁路运行时间,最近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1点左右的两个小时就是他们的作业时间。三伏天里的高温,对铁路供电设备和维修工人来说都是考验,工人们要细心检查,及时维修。
鹰潭供电段职工 沈勋:列车行驶的时候列车上的受电弓容易出现打弓、钻弓现象,影响列车运行。 上午11点,室外温度已经达到38摄氏度,上饶网工区的接触网工们已经穿上厚实的工作服,准备作业。由于烈日暴晒,轨道车上的温度接近55摄氏度,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 11点40分,轨道车来到指定地点。烈日下,网工们麻利地爬上接触网支柱、脚踩接触线、拧动扳手、调整参数,才一小会,他们的衣服就全部湿透了。
作业时间有限,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划内的工作,大家必须争分夺秒。他们也只有在轨道车更换作业地点的间隙,才能补充下水分。 下午1点,轨道车上的温度已经超过60摄氏度。在暴晒下作业了近两个小时后,沈勋和他的同事检修完成了1.5公里的接触网线路,处理了4处故障隐患。近期当地一直持续高温,沈勋他们还要继续在烈日下工作。 “蜘蛛侠”烈日下坚守岗位 这些天,在建设中的湖北宜昌奥体中心体育场,工人们也顶着高温坚持作业。 这里是建设中的湖北宜昌奥体中心体育场,目前正在进行场馆顶部钢结构的施工。上午8点,场馆已经完全暴露在阳光的炙烤下,钢材料吸收着热量,现场热浪滚滚,程光荣和两名同事身系安全绳,进行场馆顶部装饰条的安装。由于体育场的顶部是弧面,作业过程中,程光荣他们只能趴着作业。
施工人员 程光荣:烫得没有办法,起了很多疹子 ,像痱子一样的点点儿 央视记者:就低温烫伤起泡那种? 施工人员 程光荣:对对,因为这个铝塑板传热温度很快,像现在温度大概也就30多度,但是铝塑板就有40度了。 上午9点多,施工区域的温度已经达到43摄氏度,程光荣挂在脖子上擦汗的毛巾,已经能直接拧出水来。为了不被烫伤,程光荣和同事们有时不得不穿上保暖内衣。 施工人员 程光荣:温度高只能穿厚点,不然胸前受不了,必须穿保暖内衣,裤子,必须要穿厚的。
到了下午三、四点,屋顶的金属面板有时甚至能接近70摄氏度。最近一段时间,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程光荣他们会暂停施工,避开最热的时段,改为晚上作业。而在整个施工现场,像程光荣这样的“蜘蛛侠”共有8人,在8月底场馆顶部钢结构施工结束前,他们每天都会这样坚守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