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政 社会

“雪龙2”号在南极“捕获”一批珍贵鱼类样品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27
摘要:12月26日,科考队员在雪龙2号船尾回收鱼类拖网(无人机拍摄)。 当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完成最新一次中水层鱼类拖网取样,科考队员从接近1100米深的水域获得一批珍贵的南极鱼类样品。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社雪龙2号12月26日电(

  12月26日,科考队员在“雪龙2”号船尾回收鱼类拖网(无人机拍摄)。 当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完成最新一次中水层鱼类拖网取样,科考队员从接近1100米深的水域获得一批珍贵的南极鱼类样品。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社“雪龙2”号12月26日电(记者刘诗平)“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6日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完成了最新一次中水层鱼类拖网取样,科考队员从接近1100米深的水域获得了一批珍贵的南极鱼类样品。   南大洋低温寒冷、高营养盐、低叶绿素等特殊环境,造就了这里生物组成和食物网结构的特殊性。本次科考是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在宇航员海开展鱼类调查。   当天下午,几名科考队员在相对较好的海况下进行了拖网取样。本次拖网共获得6种60尾鱼和一些其他海洋动物样品,是本次科考中获得鱼类样品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次。   “在南极获取鱼类样品较难,每一条都弥足珍贵,有其特殊的生物学或生态学意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洁说,“雪龙2”号到达宇航员海作业现场较早,靠近大陆架部分的海域被密集浮冰覆盖,无法作业取样,目前下网的海域海水均在三四千米深,因此获得的鱼类样品有限。   南极鱼类在南大洋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浅表水层到几千米深的水层均有分布。它们的食物来源以磷虾和藻类为主,其本身也是企鹅和海豹等大型动物的食物。   据科考队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叶振江介绍,宇航员海是国际上科学认知相对缺乏的海域。以前对这个海域较大型的鱼类调查,是国外一个考察队在2006年2月至3月进行的,也是目前公开所见唯一一次大型鱼类调查,深度是200米以浅,60个站位125网共获得332尾鱼类样品。   “我们目前拖了8网,其中有效的7网共获得137尾鱼类样品,调查水层深入到了1000米左右,对结果比较满意,希望接下来的几次拖网取样有更好的收获。”叶振江说。

  科考队员在宇航员海获取的部分鱼类样品(12月26日摄)。 12月26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完成最新一次中水层鱼类拖网取样,科考队员从接近1100米深的水域获得一批珍贵的南极鱼类样品。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科考队员在宇航员海获取的部分鱼类样品(12月20日摄)。 12月26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完成最新一次中水层鱼类拖网取样,科考队员从接近1100米深的水域获得一批珍贵的南极鱼类样品。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科考队员在宇航员海获取的部分鱼类样品(12月25日摄)。 12月26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完成最新一次中水层鱼类拖网取样,科考队员从接近1100米深的水域获得一批珍贵的南极鱼类样品。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责任编辑:admin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