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对于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7日表示,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不能把今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和常规年份进行简单比较。“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影响很大,我们还是要用平常心看待一季度经济增长。” 毛盛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传播,但也付出了一些短期的经济代价。从外部环境看,疫情在全球蔓延扩散,全球的跨境投资、货物贸易和人员往来都大幅减少,一些国际机构也纷纷下调增长预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 毛盛勇说,需要看到,中国的产业体系优势,产业产能强大的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独特作用。这种能力不仅没有受到疫情冲击,反而在疫情中进一步巩固提升。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疫情总体看还是突发公共事件,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基本因素没有变”,毛盛勇表示,中国市场大、增长快、潜力充裕这样的基本特点不会改变。从要素支撑看,中国产业基础比较好,配套能力比较强,劳动力比较充裕,人力资本在不断积累,物流、交通设施效率比较高,能够有效支持经济中长期增长。加之中国持续不断地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不断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潜力和活力,“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因为疫情短期冲击就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