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政 社会

在奋斗中让青春飞扬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11
摘要: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村是当地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尽管这里属于全国最大的普洱茶原料基地,家家户户有茶园,但由于制茶工艺等不足,这里的茶农一直守着茶山受穷。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团队的硕士生谢燕霞和她的伙伴们,走出大学校园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村是当地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尽管这里属于全国最大的普洱茶原料基地,家家户户有茶园,但由于制茶工艺等不足,这里的茶农一直守着茶山受穷。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团队的硕士生谢燕霞和她的伙伴们,走出大学校园,来到这里开展科技扶贫,让青春在茶山绽放出绚烂之花。

这一阵正是采茶季,谢燕霞几乎每天都会在盘山路上颠簸往返于学校捐建的茶厂和各个茶园,采集新茶样本。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纯普”团队成员 谢燕霞老乡们凭经验,而我们还要看一些数据。我们会先检测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据此,结合我们的工艺参数,确定生产方案。 

谢燕霞是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纯普”团队的主要骨干。2017-2018年,学校助力蚂蚁堆村脱贫,帮助当地建起了茶厂。在这个过程中,“纯普”科研团队也正式组建。针对当地制茶加工条件差、品质不好控制等问题,团队通过确定普洱熟茶生产所需的各种功能微生物,及其组合协同发酵技术,研制普洱熟茶纯净可控发酵装置,来提升和稳定茶叶的品质。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纯普”团队成员 谢燕霞经过了大半年的日夜攻关,从大量的微生物样本中筛选到了10余种普洱熟茶发酵过程中有益的微生物,并且建立了相应组合的技术和发酵工艺。 

为了更精准地掌握茶叶品质变化规律,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大量的检测任务,谢燕霞和伙伴们一进实验室就得大半天。假期几乎都是在这里度过。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纯普”团队成员 谢燕霞我的工作是每天监测发酵过程数据,取样检测,单从(茶叶的)色香味方面来说,我们至少要检测20多个指标,那一批茶叶一般有25个样品左右,加上重复检测的需要,算起来大概有1000多次的检测。 

说是实验室,其实就是茶厂里的三间厂房,条件比较简陋。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村村民、蚂蚁堆茶厂员工 贺明金这些娃娃从大城市来到我们地方,相当能吃苦,像我们这些地方环境条件也差,平时吃的水到下雨的时候(就浑浊到)根本没法吃,有些时候水电都不来的时候,他们都在这里坚持,真的能刻苦。

克服重重困难,如今,团队创新技术和装置进一步升级,已在当地茶厂投入使用,谢燕霞也有了另一个身份,技术指导。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村村民、蚂蚁堆茶厂员工 王文珍这些小老师对我们相当好,相当有耐心地教我们怎么做。来这里打工,一个月给我们一千多两千块。我们在家里自己种三四亩茶地,拿来这里卖,一亩(赚)两千多块,还是好大收入的,现在我们房子也盖起来了,我们日子还是好过的。 

当地老乡们的肯定和质朴的感谢,也让谢燕霞深深感动。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纯普”团队成员 谢燕霞记得有一次我和当地的老乡大姐提到,我非常爱吃这里的木瓜鸡,但是我家里没有这种木瓜,在我回学校的那天,大姐一大早就到茶厂里,把她从家里新鲜摘的酸木瓜送给我。我真的是非常感动,我也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帮到他们。 

经过不懈努力,2019年,蚂蚁堆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24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1600元。目前,“纯普”科研团队还在对普洱熟茶发酵装备进行自动化升级,打造技术-产品-市场的链条,带动当地持续脱贫。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纯普”团队成员 谢燕霞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我作为团队的代表,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力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迎接挑战。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我想我正在经历这个过程,也更加坚定了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和信心。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云南台 临沧台 彭先文 冯永富)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