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政 社会

“我的十年”文献展 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回忆往事”

来源:互联网 作者:ra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1-02
摘要:国家画院雕塑院工作照 写意中国2017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我的十年文献展日前在京开幕。展览筹备期将近一年,而雕塑家们为此所做的回忆往事几乎像心病一样纠结了一年。面对从未梳理过的海量资料,许多研究员投入了极大时间精力终于基本摸清了自己的家底,

国家画院雕塑院工作照

写意中国2017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我的十年”文献展日前在京开幕。展览筹备期将近一年,而雕塑家们为此所做的“回忆往事”几乎像心病一样纠结了一年。面对从未梳理过的海量资料,许多研究员投入了极大时间精力终于基本摸清了自己的家底,看清了十年间一路走来的艺术脚印。当资料汇集起来时,图片数量巨多,但限于篇幅,被展示出来的大约只有汇总资料的十分之一。

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自成立至今已有七年。七年,仅仅是历史的一瞬。但本次展览定位为“我的十年”的文献展,这不仅因为“十”是一个整数,也不仅因为“十”既是上一个十年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十年的开始。而是因为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的每一位研究员都是有着自己值得铭记的“我的十年”的缘故。

他们来自各自的“十年”,即说明了今天在这里呈现出的部分文献及史料是发生在国家画院雕塑院组建之前的时段的,而正是他们在十年前的状态与成就告诉了人们他们在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之后所继续呈现出的状态与成就。

雕塑院组建时即有“皓首四老”:潘鹤、钱绍武、盛杨、叶毓山等,目前,潘老、钱老已是耄耋老人;叶先生已归道山;而盛先生则老当益壮,创作热情不减,竟然以望九之高龄仍出新作,这应是对全体雕塑院研究员们最大鞭策与鼓舞。

一个个人的文献是构成一个个人历史的信息与成分,一个团体及一个领域的文献往往就成为构成一个方面历史的资料与基础,雕塑院期望通过本次文献展的举办,能够引起诸多艺术家们的重视,进而扩展至“我的二十年”“我的三十年”“我的四十年”等文献意识的宽广范围,从一点一滴的积累开始,使后来的了解者少一点猜测与推断,多一点毋庸置疑资料。

展览现场展出的作品《兵书行—孙子》

展览现场展出的作品《成吉思汗》

展览现场展出的作品《达摩西来意》

展览现场展出的作品《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展览现场展出的作品《权衡》 


责任编辑:ra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版权所有 元方科技  技术支持:元方科技 E_mail:1689728018@qq.com 微信:i_5iecity ICP备案证书号:浙ICP备130118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