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 在中国,一趟火车可以挂上百节车厢 长度蜿蜒数公里 这就是神奇的 运煤“专业户”重载列车 这么长的火车,谁能拉得动?
重载铁路 中国的研发和应用能力 居世界最前沿水平 1988年开通运营的大秦线 已发展成为年运量突破4.5亿吨的 世界级重载铁路 浩吉铁路、唐呼铁路、瓦日铁路等 亿吨级大能力货运通道 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停得住比拉得动更难实现 重载机车 是铁路重载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已形成系列重载机车车型 “拉得动,跑得快,停得住” 是对重载机车性能最通俗的要求 当重载机车拉着百节车厢数万吨货物时 这个要求就很高了 而且,“停得住”比“拉得动”更难实现 所以重载机车的技术含量很高
那么,重载机车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工艺流程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进行全画幅展示
运营试验:以10万公里为单位考核 重载机车在定型前 首先研制出来的第一台机车是 试验车,即样车 样车需要经过大量的运营试验 以10万公里为单位考核 时间有时长达数年 其间要不断进行技术完善和验证 最后,样车通过审核 新机车定型 制造企业拿到制造许可 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核心部件精度:微米级 在中国重载机车的主要制造企业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定制的各种钢材按图纸和工艺 被切割成不同的形状
重载机车的核心部件 转向架构架焊接要求很高
10多万根的线缆组装:零差错 与此同时 电器系统也在同步制造中 从一根电线开始 细到几毫米粗到近10厘米的 10多万根的线缆 与数百种电器件连接组装 多种配电柜组装成型 电柜组在试验测试合格后 等待上车组装 大部件组装:空中入位 总组装车间 已经完成涂装的车体 被运输到组装台位 重载机车的总组装流程开始 几米长的配电柜、驾驶台 等重载机车组件 从车体上方按工艺顺序 被吊装到机车里 一一定位组装 工人们将“大脑”控制系统 与各个系统连接 钢铁骨架组成一个蕴含强大动能的机体 完成总体组装的、长达几十米的车体 接下来被吊起来精准安放在转向架上 重载机车总组装完成 调试:激活每一个细胞的能量 新重载机车被调车机车拖送到调试车间 在这里重载机车被第一次启动 出厂之前 在调试软件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 重载机车这个力量型运动员 状态会被提升到最佳 调试过程中 配属运营人员也参与其中 制造方和使用方共同检测和维护机车 在所有的调试完成、指标达标后 重载机车出厂
未来,身后是万吨大列 前面是万里铁路 关于“中国最长火车” 你还想了解哪些神奇操作 小编在评论区等着你 策划:赵妮娜 文字:赵妮娜许鑫 王欣宇 图片:刘一嬴 制图:赵妮娜 封面:姚金辉 编辑:蔡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