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到2020年末,有望见到七龙探海装备体系基本成型,届时,我国有望领跑深海运载装备,为中国更好的维护全球海洋权益、海洋环境保护及全球海洋治理助力,推动共建海洋人类命运共同体。(拍摄:环球时报记者 李昊)
“蛟龙”号模拟驾驶舱内部(拍摄:环球时报记者 李昊)
“蛟龙”号模拟训练系统的1:1仿真推进器和稳定翼(拍摄:环球时报记者 李昊)
蛟龙”号模拟系统的交互式水面支持仿真演示系统,用于演示蛟龙号在母船上的布放回收操作。(拍摄:环球时报记者 李昊)
海龙”号缆控(无人有缆)潜水器(拍摄:环球时报记者 李昊)
试验水池:用于为大型装备,提供水环境性能和功能测试。(拍摄:环球时报记者 李昊)
潜龙”号自治(无人无缆)潜水器(拍摄:环球时报记者 李昊)
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龙”号的摄像机,机械手及推进器,是远在母船上的操作员在海底的眼睛,手臂和腿脚。(拍摄:环球时报记者 李昊)
“蛟龙”号机器手(拍摄:环球时报记者 李昊)
舱内综合显控系统和操作面板,为潜航员提供操控潜水器的人机界面。(拍摄:环球时报记者 李昊)
舱内模拟氧气瓶与空气瓶阵列,用来平衡舱内气压并为潜航员提供氧气。(拍摄:环球时报记者 李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