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不断下降,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床的依恋,每天哪怕能多睡5分钟,都是一种小确幸。而这种小确幸正在被杭州拱墅区的孩子们拥有着,从12月4日起,全区小学推迟到8点30上学。 授权转自公众号“升学宝” 文 / 鹿姐姐 昨天,杭州拱墅区所有小学生感觉被幸福紧紧拥抱——区教育局拍板,从本周一(12月4日)起,全区小学推迟到8点30上学。这样一来,孩子们每天可以多睡20到30分钟! 据说,收到这份通知时,全区小学生和家长都喜大普奔:
拱墅区为什么要这么做?归根到底,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睡眠,以及充裕的享受早餐的时间,为一上午的学习提供积极的保障。有科学研究表明,睡眠和早餐的质量,与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成绩都密切相关。 所以,收到“推迟上学”的通知后,许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上网搜菜谱,预备每天换着花样给娃做营养早餐。 其实,早在今年9月,拱墅区已经在5所小学试点“推迟上学”,包括大关苑一小、长阳小学、和睦小学、新华实验小学和杭州福山外国语小学。 试点3个月之后,5所学校的反馈情况不错,学生在校门口吃早饭的现象没有了,孩子的情绪积极了。所以,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很欢迎,这才有了此次的全区推广。 在放学时间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为了挤出推迟上学那二三十分钟,5所学校动了不少脑筋,这些方法已经成了其他学校的模版:比如,提升老师们的教学效率,将课堂从40分钟调整为35分钟。又比如,调整大课间的时间等等。
推迟到校,不仅让学生有充足的睡眠,能安心吃早饭,也使家长留有富余时间送孩子上学。
另外,还有学校表示有意外收获:推迟上课后,对于学校的体训工作和管乐团等社团的早训开展更有效、合理,学生积极性也提高了。 在试行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特殊情况——虽然大家都认同推迟到校,但少部分家长因为自身客观原因,包括要上早班等,不得不提前把孩子送到学校。为此,5所试点学校也琢磨出了一整套应对办法:开设绿色通道,对有特殊原因必须提前到校的孩子,允许他们提前进学校,看书或自修,并由值日老师统一管理。 据长阳小学等试点学校的几位校长观察,适应推迟到校后,尤其是最近天气越来越冷,走绿色通道提前到校的孩子明显少了:“说明学生和家长真的是有这样的需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了解,在全面实施推迟上学前,拱墅区教育局给全区小学都布置了7项工作,确保这项新举措顺利实施:
从之前5所试点学校的实施情况看,爸妈们的顾虑主要是两个方面——
各校的解决策略是—— 绝大多数学校的开校门时间推迟到8点左右,但都会提早安排好早到学生自修场所,并安排教师进行管理。像杭州大关小学两校区就在家长接待中心和音乐教室摆放了足够的小板凳,供早到的学生使用。 至于课堂教学减少那5分钟,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有效注意力一般在20分钟,年龄越小注意力保持时间更短,有效注意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效果是最好的。同时,教师通过减少无效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加快“动”与“静”的交替频率,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 来源 | 升学宝(ID:shengxuebao001) 责编 | 黄春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