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一公寓里无资质医师刘某开展双眼皮手术、在通州一小区里无资质医师宋某给顾客注射假药瘦脸针、无资质医师孙某在通州一小区注射玻尿酸……今年,本市对这样的非法医疗美容开展了专项检查,立案58起。同时,确立了全市33个非法医美重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人群密集的商业街、写字楼,非法医美正逐步向远郊区延伸发展。 昨日,北京市卫生与计划生育监督所通报了今年的非法医美查处情况。通过技术手段监测网站(页)50万个;QQ群12个;微信20个。根据监测、预警结果,市卫生与计划生育监督所组织人员对涉嫌地区或机构开展现场暗访,并开展监督检查,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今年全市立案非法医疗美容案件58件,实施行政处罚48件,罚款金额共计15.9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共计5.9556万元,没收药品20.6公斤,没收诊疗器械94件。 此外,33个区域被确定为非法医美重点区域。涵盖了全市各个行政区,主要集中在人群密集的城区商业街、写字楼,但与以往相比较,远郊区重点区域数量有了明显增多。提示非法医疗美容正逐渐向这些远郊区延伸发展。市卫生与计划生育监督所副所长刘劲松介绍说,从近期查处的非法医疗美容案件分析来看,违法行为更加隐蔽,主要表现为某些违法人员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招揽顾客,非法从事“微整形”等医疗美容服务。 市卫生与计划生育监督所提醒消费者,任何医疗美容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切忌通过宣传广告或他人介绍就冲动做出决定。建议求美人士在选择进行医疗美容前做好以下准备:第一,了解相关知识;第二,通过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或拨打本市公共卫生电话12320查询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第三,进行实地考察;第四,现场查看行医人员的《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切勿将自己的健康安全轻易交付给不知底细的人。(北青报记者 张小妹) |